9月26日上午,由宝安区残疾人联合会、宝安区妇女联合会及宝安区卫生健康局联合举办的“科技助残智能辅具体验展示活动”在宝安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示范点顺利举行。活动聚焦智能科技在康复领域的应用,邀请来自宝安区航城街道的深圳勇艺达机器人有限公司,通过现场体验与政策解读相结合的方式,为特殊儿童家庭带来实用、前沿的辅助技术支持。
活动伊始,宝安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示范点康复师崔李敏就“宝蓓计划”个性化康复服务进行政策宣导,重点介绍了康复服务内容、结算流程优化等具体细则,帮助家长更清晰地理解政策内容,高效利用政府康复保障资源。
特殊儿童现场体验“小勇” 系列智能辅具。
在互动体验环节中,4岁的特殊儿童小宇(化名)在“小勇F3H语言教育机器人”的引导下跟读句子并主动表达;具备DIY编程功能的“R8Pro攀登者”机器人则通过舞蹈互动,吸引多名儿童积极参与。现场康复师表示:“教育机器人将训练融入趣味互动,更能激发孩子的表达意愿。”
据了解,本次展示的智能辅具兼具便携性、趣味性与实用性,能够打破康复场景局限,支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开展陪伴式训练。除此之外,户籍特殊儿童家庭还可凭购买凭证申请辅具补贴,进一步减轻经济负担。
企业代表介绍智能辅具功能。
深圳勇艺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据企业技术负责人介绍,此次展示的四款机器人均可满足儿童认知、语言发展等康复需求。接下来,企业还将结合现场收集的家长反馈与康复师建议,持续优化产品功能,更精准适配孤独症等特殊儿童的阶段性康复需求。
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调研团队参观宝安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示范点。
本次活动还吸引了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梁露尹研究生团队到场调研。她指出,人工智能在特殊儿童康复领域的深入应用,将为构建“预防—康复—融合”全链条的人工智能助残体系提供重要支持。
随着人工智能深度融入民生领域,其在残疾人服务中的潜力正加速释放。未来,宝安区残联将持续深挖区域科技产业优势资源,汇聚企业、高校、医疗机构等多方力量,推动康复辅具产业技术创新与资源对接,让科技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特殊儿童家庭,为包容性社会建设贡献“宝安经验”。
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柳 通讯员 邱穗君 文/图
编辑 汪文成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