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乔庄行政村位于东明县城东南17公里、陆圈镇政府驻地南6公里处,现有居民539户,1530人,耕地2513亩。
据《乔氏族谱》记载,明永乐二年(1404),乔氏祖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老鸹窝迁大名府长垣县东八十里姬家庄,改为大乔庄。永乐五年(1407)李氏从曹县迁来,命村名李庄。成化四年(1468)乔氏又从长垣县大乔庄移居现址,命村名乔家庄。清光绪三年(1878)因修寨与李庄合为一体,村名改为李乔庄。
明末清初,该村南门属开州,北门李姓、东门属东明县。1949年以来,该村先后属东明县二区、三区、胡庄乡、王屯公社、龙山集公社、东明集公社、胡庄乡,2001年并入陆圈镇至今。
全村现有李、乔、郭、陈、黄、付、任7姓。李姓分三支:南门李姓于清乾隆三年(1738)从齐王集迁来,137户,408人;北门李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曹县西南25公里处,以姓命村李家庄,明末时移居乔家庄,141户,448人;东门李姓于明永乐五年(1407)从曹县迁来,35户,110人。乔姓现有162户,310人。郭姓18户,72人,何时何地迁入不详。陈姓于民国时期逃荒到此落户,9户,31人。黄姓于民国时从定陶迁入,4户,15人。付姓30户,123人。任姓于民国时从任老屯因亲属关系落户,3户,13人。
关帝庙碑
清代,李乔庄一村两属,南部属开州(濮阳),北部属东明县,故该村关帝庙碑记均以“直隶大名府开州”冠名,先称李家庄,后称李乔庄。关帝庙天下众多,陪侍关公的多为关平、周仓。李乔庄的关帝庙则与众不同,随侍的是二郎、土地两位尊神。想是庙宇不足,神仙们只好合署办公。重修关帝庙碑现存李乔庄,高1.58米,宽0.49米,民国初年树立,字迹清晰,语言较为通俗。另有清朝嘉庆五年修缮庙宇碑记,可为佐证,一并收录。
古今中外死后被尊为神的人无数,受万人敬仰、世代屡加封号的唯有关羽,为他建造的庙宇神像之多更是空前绝后。关羽,字云长,勇武绝伦。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三国时期蜀国元勋,位居五虎上将之首。史书赞其“精忠冲日月,义气贯乾坤”。自蜀汉后主追谥“壮缪侯”,至清朝光绪帝赐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护国保民忠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历代皇帝加封二十三次。在神话传说中,关羽是三教共尊的神灵。儒教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护法迦蓝、盖天古佛;道教尊为协天大帝、翔汉天神、武圣帝君。民间信仰的关公更加多元化,武财神、战神、医药神、文昌神等集其一身。
过去的李乔庄有三样出名:林果、鞭炮、剧团。解放前,家家户户栽种杏、李、柿子树,果子肉厚皮薄,个大核小,纯正香甜。小商,小贩成群结队,纷至沓来,往返不断,形成了集林果批发、食宿服务于一体的市场,远销几百里。这项产业一直保持下来。
李乔庄的鞭炮闻名县内外。民国时期村吏就涌现出李庆思、李群修等许多造鞭炮高手,李乔庄所产鞭炮配药独特,品种多样,价廉炮响热销周围几十个乡村。春节前一个月,该村的鞭炮年年供不应求,收入可观,成为当地的富裕村该村的文艺团体也颇有名气。乔原明于1949年组建了大平调剧团,聘请展营村曹德仁为师,外出演出不断。长期的舞台生活,造就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演员,乔玉山是其中之一他曾任菏泽县大平调剧团团长兼本村剧团团长。1949年李乔庄村北街又成立了由李玉清任团长的豫剧团,在当地演出180多次,为百姓喜闻乐见。还有1940年由陈玉泰负责组建的本村高跷队等艺术团体,常被邀请到十里八乡演出别具特色,很受观众欢迎。
由于李乔庄地势高,不怕涝,适宜种植棉花。该村生产的棉花出绒率高,纤维长,无论国家收购,还是商贩订购,棉花等级的评定都是特级或一级,就连剥桃棉也比其他地方的棉花等级高。据专家讲,这里土质中富含棉花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非常适于种植棉花和小麦等。
1987年,李乔庄村配合胡庄乡党委、政府对村北贾河进行考察分析,发现贾河闸上游年年淤积大量泥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宝贵资源。在县、乡两级积极支持、帮助下,多方筹集资金36万多元,该村在贾河两岸兴建两处砖窑场。同时为村里免费架起高压线路。两座砖窑场投产后,每年出砖达2500多万块,年创利税125万元。
李乔庄在民国初年就有私塾,刘堂村秀才刘再香在此任教多年,后来又有李泮铭、李金台任教,直至新中国成立,培养了一批有用人才。解放后村里办起小学。1973年郭同兰、李清高等带领群众建起新校,盖教室11间。根据学校的发展,李清高、李发元又带领大家垫大坑,占地6亩,建起17间高标准教室。村里已有大中专生65名,其中大专生53人。较知名的有乔中秋,原任北京城建二医院主任医师、工会主席;乔秋寒曾任定陶县副县长。李乔庄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前列。1987年以来,该村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安全文明村”、“先进行政村”,被菏泽地委评为“奔小康红旗单位”,村党支部被地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民间传说
倒霉的黄石磙
“金麻雀被盗,黄石磙倒霉”至今,陆圈镇李乔庄村还流传着黄石磙上金麻雀的神话故事。
相传,李乔庄村曾有一个黄石磙,黄石磙上还有一只金麻雀(一块红朱砂石)。每天夜里石磙上的金麻雀都会围绕李乔庄村飞一圈。后来有一位外地术士途经此地,偶然发现了金麻雀并把它抓走了。以后,黄石磙变成了一个石碓窑。后来,村民们发现,把石碓窑放在谁家,谁家就会倒霉,甚至还会牵连到附近的邻居。惶惶不可终日的村民们便把它埋入土中以求平安。
金麻雀被带到哪里去了?至今还是个谜。
龙王爷怕碰钉头
陆圈镇李乔庄地势较高,处于丁寨东北,龙王爷来到这就绕道。
相传,民国六年黄河曾在二分庄决口,洪水滚滚向东奔流,流到丁寨村时,龙王爷问属下:“前面是啥庄?”虾兵蟹将立即回答说:“是丁寨。”龙王爷说:“咱不能往钉头上碰啊!”于是,黄河洪水就在丁寨西头分为两股,绕过李乔庄,到下游李千户寨,才又汇合到一处。
来源:《黄河的记忆》等。
更新时间:2025-04-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