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顶刊爆发”,9月第四篇《nature》正刊成果上线

9月24日,最新国际权威学术期刊 《nature》线上研究论文更新。本周共上线论文26篇。清华大学、西湖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封面:大学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高等教育的基石,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它们的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

1、清华大学发表《为600Wh/kg锂电池量身定制聚合物电解质溶剂化》,为制造具有实用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锂电池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方向。

论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张强教授,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赵辰孜博士。

张强,1984年出生,国家杰青、清华本博,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科学探索奖获得者。

赵辰孜,女,清华大学化工系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本博和博后,2023年起入职清华大学,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2、西湖大学发表《垂直堆叠无人机的近距离协同空中操作》研究成果,解决了飞行近距离和操作精度之间的悖论,为异构和交互式飞行机器人在各种应用中的合作提供了一种新模型。

论文通讯作者为西湖大学工学院赵世钰博士。

赵世钰,西湖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智能无人系统实验室负责人。本硕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

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表《哺乳动物不同颌关节的趋同进化》研究成果,揭示了生态压力和发育灵活性如何引导哺乳动物祖先下颌结构的多样化。

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毛方园研究员。论文通讯作者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孟津博士。

毛方园,女,1984年出生,国家级青年人才。本科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硕士毕业于中科院南京地质所,博士毕业于院大,曾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奖项,研究成果多次入选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4、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发表《解码乌尔曼型偶联反应中铜的氧化还原行为》研究成果,揭示了铜物种的复杂行为,为铜催化偶联反应的机制方面提供了新的视角。

论文通讯作者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沈其龙研究员

沈其龙,国家杰青,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本博毕业院校为南大和耶鲁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6

标签:科技   清华大学   上线   成果   中国科学院   论文   西湖   作者   通讯   研究成果   研究员   上海   博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