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巴拿马审计部门公布的一份报告,使李嘉诚旗下的长和集团在全球港口领域的交易再次成为焦点。
该报告指出,长和集团在续签巴拿马港口特许经营权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当行为,并涉嫌逃避税款,金额高达8.5亿美元。
这一突如其来的指控,不仅给即将完成的交易增添了不确定性,还引发了外界对于美国是否在其中施加影响、巴拿马是否配合进行打压的广泛猜测。
对此,长和公司迅速作出回应,坚决否认所有指控。
那么,事态为何会发展到这一步?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这起港口交易是否已成为地缘政治角力的又一战场? 长和集团与巴拿马港口的渊源可追溯至1997年。
当时,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凭借雄厚的资本和丰富的运营经验,成功获得了巴拿马运河两端——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港口的特许经营权。
这两个港口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是巴拿马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咽喉”。
这份为期25年的合同,在当时就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关注。
美国媒体甚至用“巴拿马的钥匙落入了中国人手里”来形容这一事件。
2021年,合同期满。
在全球港口因新冠疫情而陷入混乱的背景下,长和集团与巴拿马政府顺利完成了续签,续期同样为25年。
新合约允许长和继续运营并扩建港口,这被广泛视为中资企业在全球港口战略布局中的一次重要胜利。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份合同在四年后竟然成为了地缘冲突的导火索。
2025年3月,李嘉诚决定出售港口,与美国贝莱德领导的财团达成了高达228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对李嘉诚而言,这是在全球去全球化趋势下的一次“明智撤退”。
但对美国来说,这却是一次收回战略资源的绝佳机会。
然而,这笔交易在2025年4月初遭遇了阻碍。
中国相关监管机构以反垄断审查为由,暂缓了交易的批准进程。
此举被外界视为中方对交易可能带来的国家利益风险进行的审慎评估。
紧接着,巴拿马审计部门发布了那份引发轩然大波的审计报告。
报告指出长和集团在续签合同时未履行支付义务,且未按规定分红,少付金额高达8.5亿美元。
这一指控立刻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但人们不禁要问:为何这份关于2021年续签合同的审计报告会在2025年4月才突然公布?其背后的动机和时机选择引发了诸多猜测。
更令人玩味的是,在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访问巴拿马并高调宣称要“夺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之后,这份报告被迅速公布。
这一系列事件似乎并非巧合,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考量。
面对指控,长和公司选择了坚决回应。
其巴拿马港口公司正式发表声明,逐条反驳指控,并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来支持其立场。
声明指出,自1997年接手港口以来,公司累计投资远超合同要求,缴纳了大量税款和分红,对巴拿马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份回应不仅体现了长和公司的坚决态度,也反映了其所面临的复杂处境。
一方面,如果妥协,将意味着承认指控的真实性,进而可能影响到未来美资接盘港口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如果强硬对抗,则可能激怒巴拿马政府,导致交易全面冻结甚至特许权被撤销。
这起事件再次凸显了中美博弈背景下,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和风险。
它也提醒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资本虽然无孔不入,但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的考量却始终是难以回避的现实。
在此背景下,长和公司的未来走向将备受关注。
而这场围绕巴拿马港口的博弈,也将成为中美地缘政治角力中的一个重要篇章。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