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曾说,曾国藩是“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四十岁前的曾国藩,像一块棱角分明的山石——科举七次才中秀才,带兵十一年仅胜四次,脾气刚硬得罪同僚,连皇帝都嫌他“不会办事”。
然而正是这块顽石,在中年后悟透了江水的智慧——动能穿石、柔可载舟、静以归真。
他以后半生证明,中年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蜕变的起点——
真正的强者,当如江水般刚柔并济,在奔涌中沉淀出生命的厚度。
01
动能穿石:以“拙”破局
1855年湖口之战,曾国藩遭遇人生至暗时刻。
太平军突袭湘军水师大营,火光映红江面,战船尽毁,连曾国藩的指挥船都被缴获。
绝望中他纵身跳江,被救起后仍要赴死,幸被幕僚死死拦下。
这场惨败让他痛悟:与其硬碰硬,不如“结硬寨,打呆仗”。
此后每到一处战场,曾国藩率领湘军必先挖两米深壕沟、筑两米高土墙,日行半日路,剩下半日全用来修工事。
看似笨拙的战术,却让太平军粮草耗尽、斗志瓦解,最终成就了“以慢制快”的传奇。
正如曾国藩感慨:“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拙”的本质是脚踏实地,用笨功夫积累质变。
这种“拙”并非缺乏效率,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沉淀,将量变转化为质变的核心路径。
“壁画医生”李云鹤修复敦煌壁画的故事,恰是“拙”的极致演绎。
1956年,24岁的李云鹤从老家山东来到敦煌莫高窟,当时,国内文物修复一穷二白,面对斑驳的壁画大家手足无措:没有修复工具,没有参考案例,连材料都要自己调配。
但他从未轻言放弃。
没有专业工具,他改制台式血压计气囊为注浆器;缺乏实验设备,他将材料置于烈日暴晒、雪地冷冻。
修复第161窟时,他耗时700多天,平均每天修复壁画不到0.09平方米。
正是这“愚公移山”般的坚持,奠定了莫高窟保护技术的根基。
洞中一日,笔下千年,李云鹤用心做笔,以血为墨,让风化的历史暗香浮动、绚烂重生。
曾国藩挖沟垒墙的土办法,李云鹤日复一日的精雕细琢,皆印证了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江水流淌从不停歇,靠的不是瞬间的冲击,而是绵长的韧劲。
中年人的破局之道,往往就藏在“甘坐冷板凳”的笨功夫里。
02
柔可载舟:以“柔”润世
早年的曾国藩如利剑出鞘。
严惩扰民士兵,与湖南巡抚当庭对峙。
结果抗敌四年,他既要卖官筹饷,又遭同僚背刺。
更因父亲病逝被皇帝借机削权,困守湖南老家。
经历了这段低谷期,他终于在《道德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中顿悟: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他终于明白:真正的强者,往往深谙进退之道。
再度出山时,他的行事风格焕然一新——
曾经的铁面书生懂得运用人情往还。抵达长沙当日,他卸下“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傲气,将拜帖递遍大小衙门。
连奏折上的文字也悄然生变,他奏事时不再顶撞皇帝,而是委婉周旋。
曾国藩的“柔”并非软弱妥协,而是一种以退为进、刚柔并济的处世哲学。
正如《格言联璧》所言:“不近人情,举足尽是危机。”
曾国藩的柔是春水初融的韧性,在原则底线间撑起回旋余地。
真正的“柔”绝非怯懦者的盾牌,而是智者丈量世道的标尺。
以柔润世,而非以柔媚世;如水载舟,而非随波逐流。
这种刚柔相济的智慧,不在表面的曲直强弱,而在躬身时仍能守住脊梁的定力。
03
静以归真:以“诚”立命
曾国藩晚年,受病痛折磨,疲倦早衰。
一位大师为他寻得一处“万年不衰”的宝地。
称此地“南连华盖,下瞰涟水”,若葬于此,曾氏子孙将世代显达。
然而曾国藩却回信拒绝,若占此风水,湘乡其他家族文运必衰。此事不义,不可为。
这一抉择,折射出他晚年的人生信条:天道忌巧,谦退不争。
历经半生浮沉,他唯一所求,不过是家族平安、问心无愧。
曾国藩的“诚”是一种“拙诚”精神,即以质朴之心践行责任,不投机取巧,不唯利是图。
面馆老板老周,亦是“诚”的践行者。
经济萧条时,同行改用廉价食材,他仍坚持购买新鲜猪骨。
家人劝他妥协,他却坚持“三不用”原则:不用隔夜汤、不用预制浇头、不用劣质食材。
他说:“骗得过舌头,骗不过良心。”
十年如一日,游客专程为那碗“诚心面”而来。
老周的“诚”与曾国藩如出一辙——不因外界压力动摇本心,以质朴行动扛起责任。
江水归海时难免裹挟泥沙,但沉淀后依然清澈见底。
中年人的“诚”,是看清世故后依然选择扛起责任。
曾国藩晚年提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谋划家族百年基业,又坚持每日写日记自省。
历史学者张宏杰曾评价他:“浮躁之人,也能从容澄净;偏执之人,也能心胸开阔。”
中年后的他,像江水般将急躁沉淀为从容,把锋芒转化为包容。
若你正经历中年困顿,不妨看看曾国藩——
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硬碰硬的胜利,而是像江水般遇山则绕、遇石则磨,在奔涌中沉淀从容,在迂回中走向辽阔。
正如长江奔涌千年告诉我们的:生命的厚度,不在激流勇进的速度,而在静水深流的长度。
作者简介:明禧,普通女孩,擅长文风文艺、抒情。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