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式的选择始终是社会热议的焦点,有人推崇自由成长,有人坚持严苛管教。13 年前,一段 “4 岁男童零下 13 度雪地裸跑” 的视频引爆网络,男童何宜德在纽约暴雪中东奔西跑、边跑边哭的画面,让父亲何烈胜被贴上 “狠心” 标签,其自创的 “鹰式教育” 遭到无数谴责。如今 13 年过去,当年那个在雪地里求助的小男孩已悄然蜕变,15 岁便斩获剑桥博士后入站资格,这场充满争议的教育实验,最终交出了令人惊叹的答卷。

雪地裸跑引爆争议 男童哭求父亲无回应
2012 年大年初一,美国纽约郊外被暴雪覆盖,气温低至零下 13 摄氏度。4 岁的何宜德仅穿着一条短裤和一双运动鞋,在齐膝的积雪中艰难奔跑。凛冽的寒风刮在他裸露的皮肤上,小脸冻得通红,嘴唇发紫,每跑一步都伴随着抽泣,嘴里不断喊着 “爸爸抱抱我”“爸爸我冷”。
不远处,父亲何烈胜手持手机全程录制视频,镜头稳稳对准儿子,脸上没有丝毫动容,也没有上前安抚的意思。这段视频被何烈胜发布到网上后,迅速引发轩然大波。网友纷纷指责他 “虐待儿童”“为博眼球不择手段”,认为如此极端的方式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甚至有网友呼吁相关部门介入干预。
面对铺天盖地的谴责,何烈胜始终不为所动,坚持表示这是自己 “鹰式教育” 的一部分,目的是锻炼孩子的体能和意志力。这段充满争议的视频,让 “裸跑弟” 何宜德和 “鹰爸” 何烈胜一夜成名,也让 “鹰式教育” 这个陌生的词汇,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

早产重症缠身 父亲拒绝医生悲观预判
何烈胜的 “狠心” 背后,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往事。2008 年,何宜德在母亲腹中仅待了 7 个月便提前降生,出生时体重只有 3 斤 8 两,身形瘦小得不及育婴箱里的枕头,哭声微弱得几乎听不见。
更让人揪心的是,何宜德一出生就被确诊多种严重疾病,包括新生儿颅内损伤、颅内出血、头皮水肿、脑蛋白低下等四种脑部病症,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期间,又出现了脑室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情况。医生曾直白地告诉何烈胜,孩子先天条件极差,“通俗点说就是脑浆少”,未来大概率会患上脑瘫或痴呆,建议他不要抱过高期望。

何烈胜曾有 7 年从教经历,后来下海经商,性格坚韧且极具主见。面对医生的悲观预判,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暗下决心要通过后天训练改变儿子的命运。他认为,老鹰会把幼鹰推下悬崖,迫使它们学会飞翔,人类的孩子也需要经历 “极限锤炼” 才能茁壮成长,这便是他 “鹰式教育” 的核心初衷。
极致训练从小开启 体能意志双重磨砺
从何宜德离开保育箱仅一周后,何烈胜的 “鹰式教育” 就正式启动。当时孩子左脑室仍在出血,四种脑病中仅有脑水肿完全治愈,何烈胜便不顾家人反对,将他放进水中学习游泳。第一次下水,何宜德在水里泡了 10 分钟,当天夜里就出现腹泻,第二天又患上重感冒,但何烈胜没有中断计划,坚持让孩子每天游泳,以此锻炼体能和免疫力。

半岁时,何宜德的每日学习训练时长已达到 8 小时,远超同龄孩子的承受范围。2 岁时,他已能跟着父亲徒步攀登南京紫金山,途中累了就短暂休息,从不要求大人抱抱,即便气喘吁吁,也会坚持爬到山顶。
随着年龄增长,训练内容愈发丰富且严苛。何宜德每天要完成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体能训练,还要穿插武术、跆拳道课程锤炼意志。何烈胜还会刻意制造极端环境,比如让他在雨天不打伞出门,锻炼适应能力;曾设定连续十天、每天徒步 10 公里以上的高强度任务,磨炼耐力。这些在常人看来难以承受的训练,成为何宜德童年的日常。

超常学习能力凸显 跳级自考一路逆袭
除了体能和意志训练,何烈胜还为儿子量身定制了一套细致的学习计划,融合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商业实践,涵盖 “十商” 培养内容。这套计划让何宜德的学习能力得到充分激发,展现出超乎寻常的天赋。
在美国一所中英双语幼儿园就读时,何宜德仅上了一个月小班就觉得 “没劲”,在老师建议下跳至中班,一周后又再次跳级进入大班,最终进入幼儿园的天才班。4 岁时,他以旁听生身份进入小学课堂,当时已能熟练从 1 数到 200,倒数毫无压力,认识的汉字和英语词汇量远超同龄学生。

9 岁时,何宜德完成小学毕业考试,之后在父亲创办的 “鹰爸公学” 自学初高中课程,仅用两个月学完初中内容,一个月攻克高中课程(部分科目被何烈胜认为 “这辈子用不上” 而省略)。8 岁时,他报名参加南京大学销售管理专业自考,11 岁便顺利通过全部 18 门课程,以 70.3 的平均分拿到自考大专毕业证书,让自考办工作人员都惊呼 “太神了”,创造了自考史上最小年龄毕业生的纪录。
学业之外,何宜德在其他领域也表现亮眼。他在珠心算、机器人等赛事中多次斩获全国、亚洲乃至世界冠军,10 岁时曾在一年内通过 20 门自考科目中的 18 门,展现出极强的自律性和学习能力。他的书桌旁始终贴着一张每周调整的时间表,从早上 7 点起床到晚上 9 点半睡觉,文化课、体能训练、兴趣培养等安排得满满当当,即便在奶奶过世后,刚从墓地回来的他也会立刻投入学习。

5 岁开飞机引争议 15 岁斩获剑桥博士后
何宜德的成长历程中,不断出现突破大众认知的 “壮举”。5 岁半时,他驾驶经过改装的 “蜜蜂 - 3” 双座超轻型飞机,飞越北京野生动物园,成为当时吉尼斯最小飞行员纪录的创造者。为了完成这次飞行,何烈胜专门请人改装飞机,给儿子垫了两块泡沫才能让他够到操纵杆,飞行过程中虽有教练陪同,但仍引发关于安全性和合法性的广泛质疑。
面对 “无飞行执照”“空域审批问题” 等质疑,何烈胜回应称超轻型直升机属于体育用品,无需执照,但空军专家明确表示,我国规定学生驾驶员执照申请人需年满 16 周岁,5 岁孩子驾驶飞机不符合相关规定。有趣的是,飞行结束后,何宜德曾坦言 “以后不想开飞机了”,裸跑事件后也曾对记者表示 “爸爸这样做不是为我好”,但这些声音都被何烈胜以 “童言无忌” 带过。

2020 年,一份何宜德的简历在网上流传,上面的经历让网友震惊:1 岁徒步暴走、4 岁雪地裸跑、5 岁开飞机、8 岁自考南京大学、12 岁筹备硕博连读。这份简历起初被不少人质疑 “炒作”,但后续事实逐渐印证了其真实性。几年后,何宜德再次刷新大众认知,年仅 15 岁便收到剑桥大学博士后入站通知书,成为这所世界顶尖学府中极为年轻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如今,何宜德尚未满 18 岁,人生履历已足够厚重。他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在杨振宁先生去世后,还专门发文悼念,表达自己继续前行的决心。当年那个在雪地里哭泣奔跑的小男孩,已在父亲的 “鹰式教育” 下长大成人,用一系列实打实的成绩,回应了当年的所有争议。
更新时间:2025-11-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