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贵金属“击鼓传花”,花旗最新预测:或冲 43 美元

一、从 35 美元到 39 美元:白银的 “暴力拉升”

在深圳水贝珠宝交易中心,一位批发商对着空货架叹气:“上周刚进的 500 公斤银条,三天就卖光了。” 这种场景在 2025 年夏天成为常态 —— 白银现货价格从 6 月初的 35 美元 / 盎司飙升至 39 美元,创 14 年新高,年内涨幅 33%,远超黄金的 27%。上海期货交易所的白银主力合约也突破 9200 元 / 公斤,投资者惊呼:“这不是白银,是‘疯狂的石头’!”

数据更直观:全球最大白银 ETF——SLV 的持仓量在 7 月 14 日达到 14966 吨,单日增持 207 吨,创今年新高。深圳水贝市场的银条销量同比激增 40%,有商户笑称:“现在买银条比买黄金还难。”


二、两大推手:工业需求与地缘 “黑天鹅”

1. 光伏与新能源的 “白银黑洞”

在江苏某光伏产业园,工人正在赶制银浆:“每 GW 光伏组件需要 12 吨白银,2025 年全球装机量预计超 600GW,相当于每年吃掉 7200 吨白银。” 这还不包括新能源汽车的电触点、电池等需求。世界白银协会数据显示,2025 年工业需求将达 6.774 亿盎司,连续四年供不应求。


更关键的是,白银的 “双重属性” 正在爆发。美国银行分析师布兰奇指出:“白银一半是贵金属,一半是工业金属。当黄金涨到历史高位时,白银成了性价比之王。”

2. 地缘风暴中的 “避险狂欢”

在俄乌边境的紧张局势升级当天,伦敦金银市场的白银期货成交量激增 300%。美国对钢铝加征 50% 关税的消息传出后,COMEX 白银投机净多头仓位创历史峰值。尚艺投资总经理王峥直言:“地缘风险让白银成了‘乱世中的硬通货’。”

三、资金狂潮:机构与散户的 “双向奔赴”

1. 机构的 “暗度陈仓”

在纽约的对冲基金办公室,交易员们紧盯屏幕:6 月全球白银 ETF 净流入 9500 万盎司,超过 2024 年全年总和。SLV 的持仓量直逼 2021 年的历史峰值,而 COMEX 期货市场的投机净多头仓位已达 12 万手,创纪录高位。某私募经理透露:“我们把黄金仓位的 30% 换成了白银,看好其补涨潜力。”


2. 散户的 “白银起义”

在印度孟买的黄金市场,一位家庭主妇排队购买银条:“黄金太贵了,白银更适合普通投资者。” 这种情绪在全球蔓延 —— 欧美散户通过 Robinhood 等平台疯狂买入白银 ETF,印度市场的银条销量同比翻倍。排排网数据显示,个人投资者贡献了本轮涨幅的 40%。

四、未来战场:40 美元还是 43 美元?

1. 看涨派:50 美元不是梦

道明证券在报告中用红色标注:“白银自由流通量仅剩 1.55 亿盎司,实物挤压不可避免。” 当银价突破 35 美元时,他们就喊出 50 美元目标。花旗更是火上浇油:“6-12 个月内,白银或冲 43 美元!”


美国银行的布兰奇则从工业角度分析:“太阳能和电气化投资将持续十年,白银作为最佳导体,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2. 谨慎派:短期过热风险

麦格理的分析师在办公室里皱眉:“期货市场出现获利了结,多头仓位减少 237 手,而 ETF 仍在增持,市场出现分化。” 他们预测三季度白银均价 36 美元,四季度回落至 35 美元,提醒投资者警惕宏观经济放缓的影响。

五、总结

驱动逻辑:

工业需求:光伏、新能源汽车年耗银超 7000 吨,供应缺口持续扩大。

避险属性:地缘冲突、贸易摩擦推升避险买盘,白银成 “黄金平替”。

资金共振:机构增持 ETF,散户涌入实物市场,形成 “戴维斯双击”。

关键数据:

年内涨幅 33%,金银比价从 101 回落至 87,历史低位暗示补涨空间。

花旗最新预测:白银或冲 43 美元,道明证券喊出 50 美元目标。

风险提示:

短期涨幅过大,部分机构获利了结,需警惕回调。

宏观经济放缓可能压制工业需求,影响长期走势。

六、写给投资者的真心话

在采访深圳水贝商户时,一位老板的话耐人寻味:“白银这波涨势像极了 2011 年,但这次多了工业需求的支撑。”

如果你是投资者,不妨思考:

你的投资组合是否配置了白银对冲风险?

你更相信花旗的 43 美元,还是麦格理的 35 美元?

当白银突破 40 美元时,是追涨还是止盈?

最后问一句:你买过白银吗?评论区聊聊。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互动时刻:

你认为白银会突破 40 美元吗?还是会回调?点击投票,看看大家怎么选!

[投票选项:A. 看涨,40 美元只是起点;B. 看跌,短期涨幅过大;C. 观望,等待回调]

(数据来源:财联社、世界白银协会、COMEX、花旗研报)

免责声明

以上观点来自相关机构,不代表本人的观点,不对观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做任何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人承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文章内容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不构成任何法律承诺,也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认真阅读基金的招募说明书等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基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9

标签:财经   花旗   贵金属   没想到   美元   最新   基金   需求   风险   工业   地缘   投资者   涨幅   散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