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7时30分,随着清脆的发令枪响,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鸣枪起跑,来自全国各地及8个国家的1.4万名跑者从这里出发,用脚步丈量乌鲁木齐的城市魅力,共同开启一场热血与激情交织的奔跑旅程。
8月31日,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开跑。记者边兰兰摄
这是乌鲁木齐首次在市区举办马拉松赛事,赛道穿过6个核心城区,途经20余个打卡点。
此次赛事吸引了全国28380名跑步爱好者报名,通过抽签,最终确定了1.4万人参赛,疆外选手占比达57.3%,彰显了赛事广泛的影响力。
8月31日7时30分,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开跑。记者边兰兰摄
8月31日,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开跑。记者边兰兰摄
8月31日7时30分,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开跑。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8月31日7时30分,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开跑。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8月31日7时30分,2025乌鲁木齐马拉松开跑。记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描述
相关新闻↓
救援人员骑上“小电驴” 跑者保障更有力
作为此次赛事的应急救护保障队伍之一,新疆蓝天救援队的195名队员分布在赛道各处,形成严密的守护网:常规路段每公里至少有2名队员值守,而接近终点、后半程等高风险点位,更是加强部署至每公里4-6人,确保应急响应无死角。
“我们都持有红十字急救证,赛前还专门进行了统一的专业培训,就是为了关键时刻能顶上。”提前到达指定位置的新疆蓝天救援队队员南海一边整理着随身的急救包,一边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待比赛开始,新疆蓝天救援队队员们将背着AED设备、急救包来回机动巡逻,目光紧紧盯着过往选手的状态——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体力不支、异常反应等情况,能第一时间冲上去,及时开展心肺复苏、AED干预等急救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心脏骤停、意外伤害的风险,用专业守护每一位选手安全完赛。
在位于北京路的赛道上,蓝天救援队的救援人员创新采用“电动自行车+AED”机动救援模式,为跑者提供快速响应保障。
8月31日,北京路赛道上,时刻准备的救援人员。记者王畅彤摄
“一旦参赛者突发身体不适倒地,附近的救援队员将立即骑乘电动自行车抵达现场,以最快时间完成生命体征监测与AED除颤准备,同时呼叫医疗站支援。”救援队成员杨长江介绍,以蓝天救援队为例,180余位队员都经过专业训练,能够快速处理跑者倒地的情况,与固定医疗点形成立体防护体力量。
最后,杨长江说,保障充分,但我们更希望每位跑者安全冲线。
凌晨4点半:千名乌职大学生就位服务赛事
凌晨4点半,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已亮起一抹青春亮色——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大二学生古丽米热·海热提和同学们带着装备迅速集结,手脚麻利地开始志愿服务前的最后检查,一场“护航”赛事的忙碌序幕就此拉开。
“今年我们派出了1000名学生志愿者和20名教师带队,全流程、全点位扎根服务一线!”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志愿者团队负责人隋文静介绍,从起终点的氛围营造、赛道旁的物资补给,到精准计时、降温喷淋的贴心保障,再到医疗辅助暖心支援,志愿者们的身影将遍布赛事关键环节,用行动为赛事保驾护航。
凌晨5时40分 清晨街头医疗观察志愿者已就位
8月31日5时40分许,在乌鲁木齐马拉松26.1公里点位(水磨沟区南湖南路劳动街路口),赛道边的医疗观察志愿者已经就位。
8月31日,医疗观察志愿者麦迪娜·赛山在南湖南路赛段旁等待,准备为选手保驾护航。记者雷婷摄
今年21岁的医疗观察志愿者麦迪娜·赛山是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三学生。
“当马拉松选手身体出现不适,或者需要救助时,我会第一时间进入赛道,对他们提供救助。”麦迪娜·赛山说,同时,拨打赛事紧急救援电话,向专业医疗救助团队报告具体点位及马拉松选手参赛号码簿。
麦迪娜·赛山说,她脖子上还挂着一枚哨子,也可以吹响,寻求帮助。
据悉,此次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有1000名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其中医疗观察志愿者有198人。
责任编辑:周显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