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格局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美国作为长期主导力量的地位摇晃得越来越明显,让很多人开始思考,谁能接过这个重担。中国作为新兴力量,自然成为焦点。
美国工业基础的空心化是第一个明显信号。从数据看,美国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已经降到10%左右,远低于战后高峰期的三分之一。七十年前,美国靠着工业产能占全球近六成,积累了巨大财富,还在全球建了数百个军事基地。
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日本制造业崛起,低成本高效率的产品冲击了美国市场,导致大批工厂外迁。像通用汽车这样的巨头,转向金融业务,因为敲键盘赚钱比建厂快多了。到2025年上半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继续下滑,政策试图拉回生产线,比如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建厂,花了巨资却因缺水缺电,产能只达预计的三成多点。
第二个信号是美元地位的动摇。战后,美国持有全球七成黄金储备,把美元和黄金挂钩,后来又转绑石油,确保全球工业离不开美元。但从九十年代金融危机起,各国发现美元超发让大家买单,不愿再当冤大头。中国崛起后,更多国家转向本币结算。沙特对华石油贸易中26%用人民币,巴西清空三成美元储备,中巴本币结算超六成。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债券中,人民币占比预计破四成。俄乌冲突后,美国用SWIFT制裁俄罗斯,反倒让俄石油贸易转向东方,用人民币直接买中国货。
第三个信号是军事力量的减弱。美国每年军费超8000亿美元,维持全球基地,但海军维修成了大麻烦。2025年,美国海军在关岛建3D打印厂,想缩短维修周期,但整体舰队规模缩水,造船业下滑。俄乌冲突中,美国日产炮弹4000枚,乌克兰每天耗5000枚,库存降到低点,拉上盟友支援仍不够。到2025年7月,美国继续提供援助,总额已超1200亿美元,但这也把美国拖入泥潭,没达到削弱俄罗斯的目的。俄罗斯作为友好伙伴,转向东方贸易,缓解了压力。
这些信号加起来,说明美国霸权衰落的速度比很多人想的快。杰弗里·萨克斯在新书里说,世界从工业时代转到数字时代,总有旧霸主让位给新力量。美国软实力也在下滑,声誉和治理水平指标下降,特朗普政策加剧了孤立主义,导致盟友关系紧张。2025年全球软实力指数显示,美国在这些方面继续走低。高盛把美国2025年第四季度GDP增长预期下调到0.5%,经济衰退概率升到45%。
而中国工业增加值到2025年7月同比增长5.7%,1到7月累计增长6.3%,占全球45%左右,相当于美日德总和。世界十大船厂中七家在中国,让人想起战后美国靠工业称霸,现在中国走上类似路径,但更注重高质量发展。
但美国试图重振制造业,进口依赖却高,本土制造只满足71%需求,远低于中国89%。特朗普关税战加剧经济颓势,反倒让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领先。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4%,制造业占比GDP稳定在25.7%。
中国有没有准备好承接这份权力?党的二十大强调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2025年上半年经济增速5.3%,对全球增长贡献率30%左右,工业基础扎实,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升至16%,新能源汽车产量领先。军事上,中国注重系统整合,超音速导弹和信息网络提升作战能力,但始终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
而如今一带一路倡议连接各国,火车班列运货,特高压技术传输电力,这些基础设施定义未来格局。金砖峰会提质升级,中国推动多边贸易,捍卫全球化。面对中美竞争,中国保持战略定力,提升能力。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