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朗普公布全球关税的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存在的两大诡异之处,透露出他准备与中国进行一场激烈对抗的意图。
一、关税生效时间的“诡异”推迟
当地时间7月3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原定于8月1日生效的“对等关税”推迟至8月7日,理由是给予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更多时间完成技术准备。这一推迟看似合理,实则暗藏玄机。从时间节点来看,此时中美谈判仍陷于胶着状态,特朗普选择在这个时候推迟关税生效时间,很可能是在给中国释放一种烟雾弹。他一方面通过推迟来营造一种自己愿意协商的假象,试图让中国在谈判中放松警惕;另一方面,利用这额外的时间来进一步谋划针对中国的关税策略。
这种推迟关税生效的做法,是特朗普惯用的谈判手段。他企图通过这种不确定性,给中国施加心理压力,打乱中国的应对节奏。他可能认为,在这种紧张的氛围下,中国会在谈判中做出更多的让步。然而,这也恰恰反映出他准备与中国硬碰硬的决心。他不愿意轻易放弃关税这一“武器”,而是想通过不断调整时间和策略,来达到对中国经济进行打击的目的。
二、与其他贸易伙伴达成协议的“诡异”方式
过去近一个月,美国陆续与日本、韩国、欧盟、印尼等众多贸易伙伴达成协议。但令人诡异的是,除了与英国签署的是正式文件,其余多为口头达成,且缺乏细节。这表明特朗普在与这些国家的谈判中,更多的是追求一种表面上的成果,以此来增强自己在全球贸易谈判中的底气。
他试图用这些所谓的“成果”来向中国施压,显示自己在全球贸易领域的影响力。他认为,当其他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向美国做出让步时,中国也会迫于压力而屈服。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为与中国的对抗做铺垫。他通过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整合资源,形成一种对中国的包围圈,试图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孤立中国。
特朗普的这些关税政策已经给中国外贸带来了巨大的危机。最高245%的关税相当于直接“硬脱钩”,导致美国客户暂停、取消订单,使全力深耕美国市场的中国外贸企业面临经营危机。尽管中国对美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已经连续数年下降,但从绝对值上看,美国市场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特朗普公布全球关税中的这两大诡异之处,清晰地表明他准备与中国进行一场激烈的贸易对抗。但中国不会被这种威胁所吓倒,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来应对挑战,中国将坚定地维护自身的利益,通过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这场贸易博弈中争取主动,特朗普政府正在有序推演分化战略,并将主要火力留给最敏感的目标—中国,中国尚未被列入,但清单的结构和信号已经很明白,美国正为更强硬版本贸易战做准备。
更新时间:2025-08-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