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飨·烟火】当“汉语桥”“吃播”遇上中华美食,香迷糊了!


8月的风里,藏着北京最勾人的香气。“汉语桥”选手们化身最热忱的“中华美食探索家”,在烤鸭的焦香与铜锅的沸声中,读懂了“食”字里藏着的中国。



来北京,不吃烤鸭就白来了!


“汉语桥”的选手们终于吃上了心心念念的烤鸭,片好的烤鸭色泽枣红、皮脆肉嫩,整齐铺在青瓷盘上,搭配薄如蝉翼的荷叶饼,每一个细节都藏着老北京的烟火气。




“来,我教大家怎么卷!先拿饼,再放几片鸭肉,然后一点葱丝、一点黄瓜,最重要的是甜面酱。”喀麦隆的马克一边讲解,一边熟练地示范——手掌摊开,食指按稳饼皮,动作利落娴熟。餐桌上的选手们纷纷探头学习。


“现在,我真的来了!”来自莫桑比克的易学开心地分享道:“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北京烤鸭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美食之一。我那时候就想:有一天,一定要到北京来吃一次最正宗的。”


越南的邓氏草仙则与家乡美食作了比较:“我们也有类似的春卷,会卷蔬菜和肉,但北京烤鸭的饼皮更薄、更黏,鸭皮焦香却不油腻,口感完全不同!”


从第一口的惊艳,到跨越文化的共鸣,大家围桌而坐,笑着用同一句话作结:


“来北京,不吃烤鸭就白来了!”



围炉而坐,涮一锅热气腾腾的暖意


老北京涮肉也是选手们的心头爱,铜锅炭火正旺,手切羊肉薄如蝉翼,入沸汤轻涮即熟,蘸上浓香的麻酱,香滑醇厚,满口生香。





来自委内瑞拉的满修远觉得,涮肉的魅力在于那份热闹与温暖的氛围。“我特别喜欢这种大家一起吃、一起分享的感觉。”他笑着说:“我真想把铜锅搬回家,用本地食材做一顿融合式的‘中委火锅’。”


俄罗斯选手尹国对中餐情有独钟:“中国菜让人充满归属感,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吃饭,分享美食的同时也一起分享快乐。”他还感慨道:“语言是桥,食物也是,我想走遍中国,品尝更多的中国风味!”



这趟美食之旅还在继续,而世界的味蕾,已被中文里的烟火气,轻轻叩开。







编辑 | 翁翔

主编 | 郑燕

监制 | 庄序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美食   汉语   烟火   迷糊   中华美食   烤鸭   选手   北京   中国   蝉翼   莫桑比克   喀麦隆   委内瑞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