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沪深两市双双低开,开盘后展开震荡。盘中,公用事业、房地产以及银行等板块一度表现下,沪指保持相对强势,午后还一度翻红。不过,题材股整体疲软下,深成指以及创业板指全天走低,暂时失守5日均线的支撑。三大指数总体分化下,延续震荡格局。
市场高度关注的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今日起正式实施。新规旨在加强对程序化交易的监测监控,并重点强化对高频交易的监管。据监管数据,截至2024年7月,国内程序化交易占市场总成交比重已从2020年的20%攀升至34%,其中高频交易占比由10%升至21%。市场普遍预期,新规对交易速度、频次的限制可能导致成交额下降。今日市场成交额较前一交易日大幅萎缩超2000亿元,这一显著缩量是否完全归因于量化新规,仍需进一步观察确认。
回到市场中,尽管沪指持续强势,但创业板以及深成指的回落下,三大指数分化明显,也进一步表明市场震荡格局依旧。不过,我们认为,在政策持续发力(如稳增长、产业支持等)和经济基本面稳步修复的大背景下,当前的震荡更应视为蓄势而非滞涨,是为后续方向选择积蓄能量。一方面,尽管需求仍有提振,但国内经济整体修复态势明显。而政策持续发力下,经济回升以及企业盈利回升值得期待;另一方面,海外美联储三季度降息预期增强,国内继续宽松也值得期待。基本面支撑下,一旦海内外流动性进来共振,市场整体表现值得期待。
在此之下,整体呈现出下有支撑以及上有压力的结构性行情。对于投资者来说,短期耐心等待和观察量化新规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同时耐心等待市场蓄势突破时机的来临。在此过程中,可从两个角度挖掘市场结构性机会:
1、聚焦中报业绩。近期,A股半年度业绩预告披露呈现加速态势。中国证券报报道,截至7月6日19时,A股共有54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略增11家,扭亏3家,续盈4家,预增21家,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整体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性。整体看,半导体、医药、电力设备成为业绩增长主力,投资者可重点留意;
2、政策端,反“内卷”行业。可聚焦受益于国家政策强力支持、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具备中长期发展空间的领域。核心赛道一是新能源产业链,包括光伏、风电、锂电池等。比如光伏行业在工信部引导下,头部企业已宣布7月集体减产30%,加速产能出清;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协会倡议下,正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二是传统周期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煤炭、养殖等。不过,政策效果的显现需要时间,且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更新时间:2025-07-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