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以为“食物放入冰箱就安全”。其实有些食物放进冰箱并不保险,不及时处理反而更容易滋生细菌,引发腹泻、呕吐,甚至食物中毒,俗称“冰箱病”。下面这五类食物属于“冰箱病”的高危因素,存放冰箱时需谨慎。
(资料图)
切开的水果
危险原因 切面暴露,容易沾染冰箱里的细菌(如李斯特菌);糖分高,细菌繁殖快。
正确做法切块后要在2小时内吃完;吃不完的,切掉表面1cm再用保鲜膜密封放冰箱内冷藏,需在24小时内吃完。
凉拌菜与卤味
危险原因制作过程中容易污染(尤其是豆制品、海鲜类);冰箱冷藏只能抑制细菌,不能杀菌。
正确做法 当天做当天吃,凉拌菜与卤味从冰箱里拿出需加热煮沸后再吃。
绿叶蔬菜
危险原因 绿叶蔬菜放冰箱冷藏超过3天会产生亚硝酸盐,腐烂部分霉菌扩散快(即使切掉坏的部分也不安全)。
正确做法买菜时要挑新鲜的,放入冰箱前需擦干水分,尽量在3天内吃完。
剩饭和面条
危险原因 剩饭和面条容易滋生蜡样芽孢杆菌,引发呕吐、腹泻;二次加热可能无法完全杀灭细菌。
正确做法趁热分装密封再放冰箱,冷藏不要超过1天,吃前彻底加热。
解冻过的肉(反复冷冻)
危险原因 肉类反复解冻会加速细菌繁殖,冷冻肉表面可能已有细菌滋生。
正确做法 按需分装,一次只解冻一顿的量;解冻方式采用转放冷藏室或微波炉,别在室温下放置解冻。
来源:家庭医生报
作者:西安耕雨医院 副主任医师 宋璐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