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讲:“霜降一来,天气要变,养生得改。”节气一转,气候由凉转寒,是阴气渐盛、阳气收藏的重要节点。作为一名在医馆里坐了半辈子的老中医,我常在这时候提醒街坊邻里:身体是过日子的本钱,霜降之后,一定要让家人的餐桌暖起来。尤其是家中老人、孩子、体弱者,吃得对,少请医生进门;吃得错,天一冷就招惹毛病。今日这篇文章,我就给你说说,霜降最该吃的三样“宝贝食材”,不贵不奇,却足够温润安心。
山药向来是“药食同源”的典范,甘淡而补,不寒不燥,入脾、肺、肾经,是霜降时最柔和的进补佳品。中医常言:“脾胃为后天之本,肺主一身之气。”山药恰恰能培土生金、健脾扶肺,让升降之气运转有序,不伤津液。
山药可以炖汤、炒肉、入粥。做法上最好切厚片或段,用小火慢煨,不必调味太重。搭配红枣、枸杞更能起到温补脾肾的作用。
你是否进了秋就觉得吃饭没胃口、四肢沈重、嗓子发干?这多因气血不足、肺津耗散。一段山药吃进肚,补气化津,一身暖而不燥,最合秋养之道。
“芝麻开门”不只是童话里的催词,更是《本草纲目》上写得一清二楚的润养佳品。尤其是黑芝麻,味甘、性平,入肝肾经,滋阴补虚、润燥通便,是应对秋冬干燥、肾虚脾弱的“天然内养方”。
每天半把黑芝麻,不管是做糕还是打成芝麻糊,加点糯米、红糖、核桃,早晚一小碗,就能滋补肝肾、乌发固精,还能让皮肤润亮些。
你是否近来总觉头晕耳鸣、记性差、牙齿也松了?这些都和肾气减退有关。肾属水,冬主藏,从霜降开始补起,不求一步到位,只求点滴调和。
每年霜降一到,我屋外那棵梨树开始落叶,梨子也进了最佳口感期。梨,自古有“百果之宗”的称号,性凉而不寒,清润而不猛,最适合秋燥季节润肺止咳。
推荐蒸着吃。将梨掏心,填入川贝、冰糖,小火蒸熟,饭后吃上两三勺,甘润不燥。也可切块入燕麦粥中,中和其凉又活化肠胃。
你这几天说话是不是总觉得“哑”得慌,喉咙发痒咳个不停?肺燥是根,饮食清润是解。不靠止咳糖浆,靠的是平日一刀一果地精调细养。
霜降吃得对,寒冬病不来。
中医讲“食有节,寒可御;养有方,病不侵。”霜降是一个“藏精、养气、润身”的节令,饮食不宜清寒寡淡,也不宜大油大补,而是要温润适口、调中理脏。
你是不是每年都喝鸡汤、吃羊肉,然后却上火便秘、舌红口苦?那就是补过了头,没顾好你的脾胃中气。三样应季宝贝,吃得稳,比猛补更养人。
不求大补,只求稳补;不图快速,只往长养
霜降之后,请关心你家人的每一顿饭。山药补气,芝麻补肾,梨润肺,皆为天然植物恩赐,手边易得、易做、易养。吃这些,不上火、不扰胃、自然而然地养起一身正气。
你这顿饭,有没有补到“该补的地方”?有没有温进脾胃、湿润五脏?不妨今晚试着做上其中一道,调调节气,给身子打个底。
来源:健康养生常识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更新时间:2025-10-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