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光阴
所有内容皆有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中及末尾
10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媒体上宣布,将从11月1日起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这番威胁刚过去不到一周,华盛顿的态度就开始出现微妙转变。
先是副总统万斯出面打圆场,紧接着特朗普本人的表态也从强硬转向缓和,然而就在这种"口风突变"的同时,美媒报道称美国已将两艘航母部署到中国附近,其中一艘此前部署在中东地区。
10月10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崩盘,纳斯达克指数暴跌超820点,道琼斯工业指数下挫近879点,创下自2025年4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这场被市场称为"黑色星期五"的暴跌,直接戳中了特朗普政府的软肋,资本市场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贸易战升级的担忧,华尔街的震荡让白宫不得不重新审视其激进的对华政策。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的态度开始松动,他开始谈论与中国"相处融洽"的可能性,只是附加了"公平协议"的前提条件,这种转变看似突然,实则是被市场的反应逼出来的。
但特朗普显然不愿承认自己在贸易战中的失策,因此一边释放缓和信号,一边又要展示"实力",于是航母调动成了他手中新的筹码。
事实上中国海军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我国不仅拥有多艘航母编队,更重要的是在周边海域建立了完整的防御体系,两艘美国航母的部署与其说是威慑,不如说是给解放军提供了更多的实战演练机会,中国军事专家曾多次强调,在西太平洋地区,美军航母战斗群并不具备压倒性优势。
澳大利亚虽然拥有丰富的稀土矿藏,被特朗普政府视为西方"稀土联盟"的支柱,但堪培拉的表态却相当谨慎。
澳大利亚国库部长查莫斯在访问华盛顿期间明确表示,澳方将致力于解决全球关键矿产供应链问题,但同时反对"对华脱钩",这种"既要又要"的立场,暴露出盟友在中美博弈中的两难处境。
从欧洲到亚洲,美国的传统盟友在贸易战中集体失声,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分担被中国拒买的美国大豆,这种集体沉默比任何言辞都更能说明问题: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已经让盟友们感到厌倦和不安,当美国自己都在承受关税战的巨大代价时,谁还会傻到跟着华盛顿一起跳火坑?
就在美国财长贝森特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施压,要求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的同时,中美双方的经贸牵头人却在10月18日进行了视频通话。
根据官方通报,双方就当前双边贸易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有建设性"的对话,并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这种对话的重启,本身就说明特朗普政府已经意识到,单纯的施压和威胁无法解决问题。
标普全球的分析显示,2025年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使全球企业损失高达1.2万亿美元,其中约三分之二的成本将由消费者承担。
这意味着美国普通民众正在为特朗普的贸易战买单,当物价持续上涨,企业利润不断缩水,华尔街一次次拉响警报时,特朗普还能在强硬路线上走多远?
中国方面的应对则显得从容而有力,稀土出口管制、关键矿产限制、技术出口管控,这些反制措施精准打击了美国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全球70%的稀土在中国开采,90%在中国加工,这种产业优势不是短期内能够替代的,即使澳大利亚有意填补空白,建立完整的稀土加工产业链也需要至少十年时间和巨额投资。
特朗普政府的"软硬兼施"策略,本质上是一种无奈之举,贸易战打到现在,美国不仅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让自身经济承受了巨大压力,航母的调动和强硬表态,更多是做给国内选民看的政治秀。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最终还是要回到谈判桌上,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的方式寻找解决方案,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任何试图通过威胁和施压迫使中国让步的做法,都注定不会成功。
美媒:美國在中國附近部署兩艘航母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