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吃饭七分饱,活到九十九” 这句话在养生圈流传甚广,很多人都奉为圭臬。但家人们,你们知道吗?这看似正确的 “金句”,对 70 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可能并不适用!随着咱们国家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70 岁以上的老年群体越来越庞大,怎么让他们吃得健康,成了延缓衰老、预防疾病的关键。可不少老人还守着 “少吃多活” 的旧观念,完全没考虑到老年身体机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必须得提醒大家,过了 70 岁,吃饭的逻辑真的得变一变了,不然老人的身体很可能就会亮起 “红灯”!
为啥说七分饱对老人不是什么 “黄金法则” 呢?这 “七分饱” 的建议,一开始是针对年轻人和中年人,主要是为了帮大家控制体重、预防代谢疾病。但老年人的身体就像一台渐渐老化的机器,正处于 “耗能多于储能” 的阶段。要是还长期吃得太少,摄入不足,就像给机器加的油不够,各种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比如营养不良、肌少症、免疫力下降等等。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发布的《老年人营养与健康白皮书(2023)》显示,70 岁以上人群里,大概有 30% 以上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能量摄入不足问题。而且,这类老人的住院率、感染率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同龄健康老人。我给大家讲个真实发生的事儿。南京鼓楼医院的一位临床营养科医生在讲座中提到,有位 72 岁的老奶奶,身材瘦瘦小小的。她从年轻的时候就一直坚持 “吃饭七分饱”,每顿饭就吃一小碗米饭,再夹几口菜,几乎都不怎么吃肉类。结果在过去的一年里,她频繁因为感冒住院,体重也从 43 公斤掉到了 37 公斤。
去医院一检查,发现她患上了老年性肌少症,免疫力低到不行,稍微有点感冒就会引发严重肺炎。医生无奈地说:“她不是病倒的,简直就是‘饿’倒的呀!” 在全国好多三甲医院的老年病科,“隐性营养不良” 已经成了老年门诊常见的潜在健康问题,而这背后,错误的饮食观往往就是最大的 “罪魁祸首”。
那过了 70 岁,老人吃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 “新逻辑” 呢?下面这八个要点,可是众多营养专家和老年科医生给出的建议,家人们一定要牢记!
三餐规律,晚餐别 “敷衍”:很多老人吃早饭的时候还挺认真,到了午饭就随便对付几口,晚餐更是简单,喝点粥就打发了。家人们,这可不行啊!晚餐对于老年人来说,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早餐。它不仅影响着当晚的睡眠质量,就像给夜晚的 “休息之旅” 铺好床铺一样,还关乎夜间身体的修复代谢。要是长期晚餐吃得太简单,老人很容易在夜里出现低血糖的情况,肌肉也会像沙子一样,流失得越来越快。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晚餐别错过:研究表明,老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不少于 1.2 克,可实际上,咱们国家大部分老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才摄入 0.8 克。像豆制品、鸡蛋、鱼肉、牛奶这些优质蛋白食物,就是老年人身体的 “能量小马达”,对维持肌肉力量、提高免疫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晚餐的时候,更要适当多补充一些优质蛋白。
主食别少,粗细搭配才 “妙”:主食可是身体能量的主要 “供应站”,老年人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该占总热量的 50%-60%。别总是盯着白米饭、馒头吃,可以把它们适当替换成燕麦、小米、红薯这些粗粮。就好比给身体的能量库换了一批更优质的 “燃料”,既能让老人饱腹感满满,还能帮忙控制血糖,让血糖不会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
蔬果吃够,颜色越丰富越好:蔬果里的维生素、植物多酚、膳食纤维,就像一群守护身体的 “小卫士”,在抗氧化、防癌抗衰老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老年人每天要吃 300 - 500 克蔬菜,200 - 350 克水果。家人们可别让老人只吃 “青菜萝卜”,像番茄、胡萝卜、紫甘蓝这些颜色鲜艳的深色蔬菜,营养价值更高,要多给老人安排上。
少油但别无油,适量脂肪很关键:有些老人一听到油就害怕,做饭只吃水煮菜,这真的不科学!人体合成激素、吸收维生素都离不开脂肪,就像机器运转离不开润滑油一样。像橄榄油、亚麻籽油、深海鱼油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特别好。每天让老人摄入 25 克左右的植物油,是比较合理的。
咀嚼困难别只靠流食,想办法解决:不少老人因为牙齿不好,就天天喝粥、吃面糊。时间一长,这肌肉就像缺乏锻炼的士兵,慢慢萎缩了,还容易营养不良。要是老人咀嚼有困难,咱们可以考虑给他们安装假牙,改善咀嚼功能。也可以把食物打碎、切成小块,让老人能吃到多种多样的食物。
多喝水,均匀喝,不渴也主动喝:老年人感知口渴的能力变弱了,所以很容易发生脱水的情况。每天要保证老人喝 1500 - 2000 毫升的水,可以是白开水、淡茶,或者喝点清淡的炖汤也行,但要记得别喝高糖饮料。就像给身体这台机器定期补充 “生命之水”,让它能顺畅运转。
吃饭别着急,细嚼慢咽是 “秘诀”:吃饭速度慢,不仅有利于消化吸收,还能防止老人暴饮暴食。研究发现,吃饭慢的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慢慢吃、细细聊,这顿饭吃得既养胃又养心,多美好呀!
我再给大家讲个例子。深圳福田有位 75 岁的老先生,退休前是高中语文老师,他性格特别严谨,一辈子都很讲求节制。这些年,他一直坚持 “七分饱” 饮食,甚至还时不时断食,觉得这样能养生。可最近这两年,他频繁出现头晕、体力差的情况,记忆力也大不如前。家人带着他去医院检查,发现他患上了典型的老年营养不良综合征,还合并了轻度贫血和维生素 B12 缺乏症。医生直接就说:“他不是得了什么大病,就是‘饿坏了’。” 后来经过营养干预,仅仅三个月,老先生的体重就回升了 3 公斤,精神头也明显好多了。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