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 张漫游 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全省各地吹响复工复产“冲锋号”,一个个紧张忙碌的项目建设场景、一条条高速运转的生产线,跃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2月14日,记者探访四川省合江县神臂城造船厂,看全省首批增程式电动集散货船如何加工赶制。
合江县神臂城造船厂正在建造的船舶。
增程式电动集散货船以“低碳高效、油电混合”为特点,被誉为“长江绿色航运新标杆”。走进厂区,在建船舶排列整齐,工人们熟练操作着各种设备,生产线上一片繁忙。工人们赶制的,正是四川省首批2艘增程式电动集散货船。
合江县神臂城造船厂内,工人忙碌在生产一线。
随着长江“十年禁渔”和碳排放管控收紧,四川省内3000余艘老旧货船面临淘汰。神臂城造船厂瞄准200-500公里中短途货运市场,推出“油电互补”方案——纯电模式满足生态保护区零排放要求,燃油增程解决山区航道充电桩不足痛点,迅速打开市场。
“我们计划在本月底,对两艘船进行下水调试。”神臂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环保科科长郑志介绍,2025年该厂在建的有105米的两艘双燃料干散货船、两艘增程式集散货船,二月底下水之后,公司还会开始一艘110米干散货船的建造。
合江县神臂城造船厂正在建造的船舶。
在新能源船舶领域,神臂城造船厂并非“先天强者”。2021年,四川省出台《内河船舶绿色化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对电动船研发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船厂抓住机遇,联合重庆交通大学船舶研究院攻关增程式动力系统,突破“船用电池防水防爆”“智能能量管理”等关键技术。
“我们从原来传统能源的螺旋桨,换成了现在的直翼舵桨。”郑志说,技术改进后,不仅提高了船舶的推进效率,降低能耗减少航行成本,还能够减少船舶的排放。
合江县地处川渝黔交界,长江黄金水道与陆路物流网在此交汇,造船厂5公里内即可完成船舶试航,而宁德时代泸州基地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让核心部件实现“本地化配套”,成本降低20%。 郑志表示,这让船舶由原来的900公里的续航里程,提高到了现在的2800公里。
郑志表示,今年一季度,该厂计划交付首批2艘增程式电动集散货船,2025年全年订单已基本排满,预计年产能将突破6艘。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