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在中国盘踞百年之久,对我国造成极大伤害

此前,犹太人在大多数中国人心里恐怕都是聪明、勤劳的,总之是一个“正面形象”,但自从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大家已经看到了犹太人的真面目,发现他们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自己所宣传的那个样子。

实际上,犹太人为非作歹早有先例,他们曾在我国盘踞百年之久,对我国造成了极为深重的伤害,为什么这么说?

这要从所谓“东方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沙逊家族说起。

· 从巴格达走向印度

自从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人民就陷入了百年苦难之中,而中国人的百年苦难中其实也有犹太人对我们的剥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犹太人家族沙逊家族就是第一批进入中国的犹太资本家族之一,他们通过鸦片贸易攫取了巨额财富,压迫了中国人民。

沙逊家族最早在西班牙发展,在中世纪时,由于犹太人在西班牙备受压迫,所以他们逃到了巴格达定居。虽然犹太人包装自己的“善良”不太可信,但聪明、善于经商恐怕是一种事实。因为在沙逊家族逃往巴格达之后,也迅速通过经商发家,并成为了世袭的巴格达首席财政官。

在巴格达经营数百年,到大卫·沙逊一代,当地犹太人已经开始尊称他为“族长沙逊”了,因为大卫·沙逊当时不仅负责地方财政收支,还负责保护巴格达的犹太教徒,还负责执行种种宗教事务。

不过,从十八世纪后期开始,巴格达反犹活动就开始加剧,大卫·沙逊由于要求撤换巴格达行政长官达乌德尔遭到报复,而且,大卫·沙逊知道,达乌德已经开始计划屠杀犹太人,为此,大卫·沙逊不得不带着全家老小连夜逃离巴格达。

1832年,大卫·沙逊举家迁往印度孟买,他这么做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孟买当时已经是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埠,英国工业资本家希望英国商人能够在世界各地倾销英国的商品,让大卫·沙逊看到了发财的机会。另外一方面,对犹太人比较友好的罗伯特·格兰特爵士担任了孟买的总督,这让大卫·沙逊认为孟买的环境是“安全”的。

所以,沙逊家族迁往孟买发展,他们花钱取得了英国国籍,成为了英国人,并开设了沙逊洋行,从事纺织品贸易,在孟买和波斯湾之间倒卖货物。同样的,由于善于经营,沙逊央行很快就成为了印度在波斯湾的最大贸易机构。

这时候,我们也不能说沙逊家族的财富有什么血泪,但很快,沙逊家族就和英国一起将目光转向了中国。1834年,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特权被废止,英国商人的对华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孟买也成为了对华贸易的一个集散点。

大卫·沙逊在注意到中国这片广袤的市场之后,迅速加入了对华贸易,并开始了对中国的剥削和压迫。

· 贩卖鸦片到中国,获利无数

为什么说沙逊洋行的对华贸易是一种剥削和压迫?因为通过沙逊洋行贩卖到中国的商品主要是鸦片。

我们知道,英国大量需求我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产品,但中国对于英国产品的需求并不大,导致英国对华贸易常年都是顺差,这当然令英国极为不满。所以,英国人就想出了把鸦片卖给中国的招数,既能够赚到中国的财富,又能够彻底毁掉中国人,让中国也沦为他们的殖民地。

大卫·沙逊凭借着自己的商业头脑,迅速加入了这场英国对中国的鸦片倾销活动,他很快发现,鸦片在中国的销路果然很好,黄金“像雪片一样飞来”。为了继续扩大对华贸易,大卫·沙逊派出自己的第二个儿子伊利亚斯前往广州主持对华贸易业务——即远东业务。

虽然沙逊洋行进入中国的时间不如怡和、宝顺等洋行那么早,而且初期沙逊洋行的贸易额也不大,甚至连自己的贸易船只都没有。但沙逊洋行可以在孟买的鸦片基地直接进货,优势很大,于是,很快就将怡和、宝顺等洋行排挤出了对华鸦片贸易这个行当。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沙逊洋行已经操纵了印度鸦片的70%,形成了相当的垄断。

后来,我们都知道,由于鸦片大量输入我国,导致大量白银外流,使得清朝的经济面临崩溃,而且,鸦片泛滥也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可能会导致中华民族走向亡国灭种的地步,国内要求禁烟的声音越来越大。

1838年,道光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主持全国的禁烟事宜。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时,不收贿赂、坚持缴烟,并主持了虎门销烟,共销毁200多万斤鸦片,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但也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当然也包括沙逊家族的利益。

所以,在沙逊家族等英国资产阶级的抗议和游说之下,英国挑起了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并要求清政府割地赔款,继续购买鸦片。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是沙逊家族挑起了战争,造成了我国的深重苦难。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伊利亚斯·沙逊前往香港开设洋行,并成为了香港开设的第一批英国商行之一,战争结束后,沙逊洋行又在上海开设分行,继续扩大业务规模,在华大肆敛财。

数据显示,到1864年大卫·沙逊去世的时候,沙逊家族已经拥有高达400万英镑的财富,而且,这笔财富大部分来自于对华鸦片贸易,也就是说,沙逊是通过对中国人的压迫和剥削积累了财富,他们赚来的黄金上都沾着中国人的血泪。

但沙逊家族自然不会在乎中国人的血泪,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财富雪球能否越滚越大,因而,就算是大卫去世后,沙逊洋行分裂为新沙逊洋行和老沙逊洋行,沙逊家族都没有放弃对华鸦片贸易。

· 用中国的财富剥削中国人民

1872年,伊利亚斯·沙逊不满长子继承沙逊洋行的习俗,脱离门户,自己开办新沙逊洋行。伊利亚斯利用鸦片贸易所赚来的钱,开办新沙逊洋行,并进一步扩大了对华鸦片贸易。

数据显示,自从新沙逊洋行开办后,我国鸦片进口数量就又开始上升:1869年,我国进口鸦片数量为4.8万箱,但到了1879年却达到了7.5万箱的历史高峰,增长了64%。此时,怡和洋行已经退出鸦片贸易,可以说,就是伊利亚斯在疯狂地往中国输送鸦片,迫害我国人民。

新沙逊洋行对华鸦片出口数量大幅增加,与伊利亚斯的个人能力有关,也与汇丰银行有关。新沙逊洋行参与发起了汇丰银行的创办,而且阿瑟·沙逊还是汇丰银行的首届董事,因此汇丰银行经常会做出有利于沙逊家族的决策。

这样一来,汇丰银行就能够帮助沙逊家族投放资金、垄断金融、操纵市场,让沙逊家族的鸦片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

数据显示,在20世纪初,新沙逊洋行平均每年可以从鸦片贸易中获得利润117万两白银,其成立三四十年以来,仅鸦片贸易一项,就从中国夺走了4000万两白银的财富。

除了鸦片贸易之外,我们知道,清政府在战败后,总是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而赔款金额几乎都是天文数字,清政府根本难以承受。

这个时候,汇丰银行就站出来向清政府提供贷款,并借此操纵我国的经济。数据显示,从汇丰银行开业以来,到1928年,一共向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提供过82笔贷款,折合白银3.5亿两,还以此取得了中国关税、盐税的收存钱,控制了中国金融命脉。沙逊家族也因此从中国攫取了巨额财富。

进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印度国内独立运动的发展,沙逊家族返回上海投资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因为当时上海正处于一个异常繁荣的黄金时代,沙逊家族因此获利颇丰。

在那个时期,沙逊家族在上海建造了沙逊大厦,这是一座共12层、楼高77米的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是当年的“远东第一楼”。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沙逊家族在中国到底攫取了多少财富。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远东第一楼”现在仍然矗立在上海,它就是现在的上海和平饭店,或许很多人都没想过,这座如今很多人去“打卡”的酒店,确确实实是用中国人的“血汗钱”建造起来的。

总的来说,沙逊洋行就是中国的财富来剥削中国人民,最终才实现发家致富的,这是沙逊家族的发家史,也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在了解这段历史后,或许许多国人对犹太人“喜欢不起来”也就有了解释。

但当然,虽然沙逊家族掠夺了中国人的财富,给我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我们也不能就此把犹太人“一棒子打死”,不能用一个家族去批判整个犹太民族,毕竟,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就拥有犹太血统——尽管他本人从未认同过其犹太身份。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亚斯   孟买   中国   巴格达   大卫   洋行   英国   犹太人   鸦片   家族   我国   贸易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