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高雅
这几天,杭州萧山区临浦镇横一村一派热闹景象,不仅油菜花开得正盛,游客也是一批又一批的接踵而至,尽管忙得顾不上休息,讲解员傅沙沙心里依旧美滋滋的,“今天有不少从广西远道而来的客人。”
2021年6月,横一村由鸭棚“变身”而来的鸭棚咖啡馆诞生,紧接着,村里推出了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千亩田变大公园、小稻田变大课堂、老柿树变摇钱树……年轻人也回乡,当起了鸭棚咖啡馆的主理人。这些年,已经吸引了超200万游客和4000批次考察队伍。
小小村庄何以吸引远方来客?记者实地探访。
鸭棚咖啡外景 记者 高雅 摄
鸭棚焕新卖起了咖啡
“喝咖啡,还可以喂鸭子,挺新鲜!”“咖啡配美景,别有一番风味!”在鸭棚咖啡内,来自广西休闲农业协会的会员们正在品尝咖啡,此行,他们专程来横一村调研农文旅融合发展经验,鸭棚咖啡便是调研点之一。
放眼咖啡厅,处处透着设计巧思:窗户上贴着鸭子图案、椅子上放着鸭子玩偶、吧台上还有鸭子饲料,无一不呼应着鸭棚咖啡的主题。但谁能想到,如今干净整洁的咖啡厅,过去却是脏乱的鸭棚呢?萧山区临浦镇横一村党委书记傅临产讲起了鸭棚咖啡的“变形记”。
以前,横一村与一般的农村景象无异——错综复杂的乡村土路、各种泥房砖房混搭、杂乱无章的农田菜地……情况在2018年发生了改变,在“千万工程”的转型升级阶段,横一村针对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公厕等农村人居环境改造难题,应用积分制,发布“红黑榜”,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居环境整治工作。
横一村党委书记傅临产正为广西休闲农业协会会员们进行讲解 记者 高雅 摄
在2021年6月之前,鸭棚咖啡所在的位置是实实在在的真鸭棚,不仅看着脏乱差,气味也很难闻。作为横一村首个“吃螃蟹”的人,村民傅新叶主动拆掉了自家院子的围墙,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将原来的养鸭棚进行改造,鸭棚咖啡馆应运而生。
“最初的想法,是想改变老百姓的人居环境,同时想要老百姓在家门口有钱挣有活干。”傅临产说,环境提升了,来村里的游客自然多了起来,绿水青山真的变成了金山银山。根据村里游客信息采集系统分析,开业至今,咖啡馆人流量已达85万人次,月均营业收入达3万元。
小小的咖啡馆不仅带来了人气,更给农村百姓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听到这里,浙江乡立方乡村发展集团广西分公司副总经理黄潞感触颇深,他说,“现在村里绿树如荫,花香阵阵,不仅改善了村庄的人居环境,还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致富,横一村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稻子熟了、柿子红了、院子火了
想要持续地吸引游客,仅靠一缕咖啡香还远远不够,如何追求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转型?横一村打出了“稻子”“柿子”“院子”三张金名片。
“前方就是我们的水稻种植区,总面积超过了2000亩,现在种植是油菜和小麦,等下半年种稻子的时候,风吹麦浪特别漂亮!”观光车上,顺着傅沙沙手指的方向看去,便是当地打造的“Hi稻星球”,在这里,游客可以休闲散步,学生可以研学写生,小朋友可以开展亲子活动,真正实现了“移出千亩苗,宜得稻花香”。
柿子林 横一村供图
“大家再看那边的一片柿子林,那可是我们村的‘传家宝’呢!”傅沙沙指着一片有1500多棵古柿树的柿林说,“这里柿子树树龄最大的在600年以上,等到十月份的时候,柿子林便会硕果累累,很多人特意过来拍照打卡,村里也有了专属的柿子节。”
从卖柿子到卖风景、卖体验,横一村逐渐摆脱了传统农业的粗放经营模式,走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文旅发展之路。2024年,农户共销售柿子100万斤,每斤差价3元,为老百姓直接创收300万元。
随着游客数量增多,村民们在家做起了农家乐、民宿等“庭院产业”,拆除了高达两米的围墙,通过把庭院透出来、把游客引进来,近200户优美的农家小院成为了美丽庭院集中示范区,实现了“全域景区化、村庄景观化”。
“春夏有花赏,秋天有柿子,冬天住民宿,真是四时皆宜!“游客姜女士说,“今年秋天,我一定要来柿子园看看丰收的景象,尝尝甜蜜的滋味!”
从“筑巢引凤”到“引凤筑巢”
鸭棚咖啡青春合伙人郭燕南是85后,刚刚接手咖啡馆一个多月,此前曾在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任职。
谈到为何会选择回乡创业,郭燕南表示,最大的理由便是想一解乡愁。“对我自己来说,在家乡的田野上能得到灵魂上的沉淀,找寻真正的自我。另外,也希望咖啡店能变成城乡对话窗口,为城市青年提供一个灵魂栖息地。”
最近,郭燕南开发了小鸭泡泡水、小黄鸭软糖等小鸭周边系列产品,受到很多游客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喜爱。她说,这几年,村里像自己一样的年轻人明显多了起来,不仅是外地游客,也有很多“归来燕”和“金凤凰”。
鸭棚咖啡周边 记者 高雅 摄
今年3月,萧山首届青年发展大会公布了萧山区青年发展标志性单元第一批试点名单,横一村位列青年发展性村社之列,这离不开村里对人才的重视。
“过去我们都讲筑巢引凤,现在村里将运营前置,先把凤凰引进来。”傅临产说,乡村要振兴,不能靠村民单打独斗,必须引入外脑。这几年,横一村先后与中国美院规划设计团队、阿里巴巴数字化团队等开展合作,围绕全村风貌、品牌策划、产业规划等多方面进行协同配合,成效显著。
在横一村的示范下,临浦镇以横一村为首发地,联动横二村、浦南村等打造了抱团发展的“乡村共富带”,实现了从一个村到多个村共富共荣。
谈及未来发展,傅临产说,随着游客增多,一些问题也亟待突破,如接待能力不足、民宿风格需进一步清晰等,要在原有基础上做出新的谋划。“今年,我们还想吸引一批有乡愁、懂运营、会思考的年轻人来横一村,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人生理想,助力乡村振兴,实现乡村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