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协同广州中鸣科技公司助力蓟州区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发展捐赠仪式在蓟州区教师发展中心举行。
捐赠仪式上,广州中鸣科技公司向蓟州区学校代表捐赠了价值80万元的科创教育物资。蓟州区学校代表为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驻蓟州区许家台镇水泉村工作队、广州中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颁发接收捐赠证书,同时,受赠学校代表还为结对指导教师代表颁发了聘书,每一个环节都庄重而热烈,承载着各方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与担当。
蓟州区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教育局党委书记陈国栋表示,蓟州区作为天津市最北部的“后花园”,拥有千年古刹独乐寺、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但在教育资源方面仍面临挑战。尽管如此,蓟州教育系统始终发扬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此次捐赠的机器人设备与科创资源犹如“及时雨”,填补了乡村学校信息化教学空白。
陈国栋指出,蓟州区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与市教科院合作,打造“乡村科创教育示范区”,同时携手共建“蓟州青少年科创实践基地”,开展校企联合课题研究,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今后,蓟州区将加大教育信息化投入,力争实现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覆盖率100%,让更多学生从“接触科技”迈向“创造科技”。
活动中,市教科院信息中心还对蓟州区20所中小学中负责机器人教学的教师展开专业培训。从《机器人教育助力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的实践探索》到《应用虚拟机器人赋能蓟州区师生数字素养提升的路径探索》,再到耘教乐学数字教育平台培训,一系列丰富且实用的课程内容让教师们收获颇丰,为后续更好地开展信息科技教学筑牢了根基。
捐赠仪式后,与会领导和教师们一同前往蓟州区第六小学,观摩使用捐赠物品开展的科创活动成果展示。在“畅游许家台”主题任务展区,教师刘桂勇带领学生,利用机器人编程与机械工程融合设计,完成许家台镇系列挑战任务,他们的出色表现获得在场嘉宾的高度评价。刘桂勇还介绍了学校特色机器人教育模式。在信息科技课上,主讲教师以真实交通场景切入,让学生们通过虚拟平台构建智能红绿灯系统,课堂采用“双师双线”模式,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工程实践深度融合。这些展示活动充分展现了科技与教育融合的魅力,也让大家看到了蓟州区中小学信息科技教育的未来潜力。
本报记者 刘佳 刘东岳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