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钩随笔
一个人什么时候开始焦虑?
大概是当他不再专注自己的节奏,而盯上了别人的节奏。
不再走自己的路,而开始丈量别人的路。
于是,努力变得疲惫,优秀变得沉重,
一切都失去了它本来的味道。
而庄子早已在《外物》中说出这个秘密: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你用“道”来看世界,一切平等。
你用“物”去衡量自己,自贵则他贱,贱人者终自伤。
这句话不是一句玄学,而是揭开现代人焦虑的第一把钥匙。
庄子说:“井蛙不可语于海,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笃于时也。”
这句话听起来像寓言,其实是我们的日常。
我们常常站在一个狭小的“井口”,拿着一把封闭的尺子,反复丈量别人、衡量自己:
你焦虑,并不是因为现实对你不公,
而是你用一把本就带偏见的尺子,错量了一个不该比较的世界。
你所羡慕的,不一定是你真正需要的;
你所焦虑的,往往是别人替你写的剧本。
一旦你开始以“物”观人,世界就成了赛道。
谁分数高,谁更漂亮,谁更富有,谁升得快,谁粉丝多……
你会活成一个永远奔跑却始终落后的角色,
因为这条赛道从来没有终点,
你永远有人比你快、比你高、比你更“像成功的人”。
以物观之的结果,就是——你开始自贵,也开始自贱。
庄子提醒我们:
“有真人者,不以物挠志;有真人者,不以人害天。”
真正“活明白”的人,不会让外物扰乱自己的心志,
更不会因为别人的成功,质疑自己的方向。
相比之下,“以道观之”,是一种更大的自由。
你看到的,不是表面的高低,而是各自的节奏。
你开始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不同的时间线。
就像蚂蚁搬运面包屑,不比人类写策划案低级,
一棵野草在角落里长得自在,不比园艺师精心修剪的花朵无用。
庄子在《人间世》中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你顺其自然,不是逃避,而是知其不可控而不争、知其不等量而不比。
在这样的视野中,人放下了“胜负”心,反而获得了真实的力量。
当然,我们不是庄子。
我们在意绩效、被关注、升职、数据、流量、收入……
我们生活在现实社会,不可能完全摆脱“物”的规则。
但庄子也并没有要我们脱离世界,而是教我们:
不要被“物”主宰,而要学会“以道御物”。
比如赚钱这件事——
当你以“钱”作为终极目标,钱反过来控制你。
你不敢停,不敢休,不敢慢,不敢走另一条路。
可如果你以“自由生活”为核心,钱只是达成目的的工具。
你反而能用更宽松的状态,把事情做得更好。
这就是“御物”和“被物御”的区别。
方向对了,力道才不枉费。
庄子说:“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树因为有用才被砍,火因为能燃才被耗。
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活得太“有用”了。
一切都要结果,一切都要回报,一切都不能浪费。
兴趣要变现、爱好要出圈、阅读要转发、写字要点赞。
可你忘了:
有些事,正因为“无用”,才让你松弛,才让你活着。
发呆、读闲书、种花、看雨、散步、慢走,
都是滋养精神的方式,是让生命呼吸的缝隙。
人生从来不是一场竞赛。
你不是在跑道上与人赛跑,而是在林间小路上行走。
你走得慢一点,也许是为了看到更多风景;
你停下来发呆,也许是因为灵魂刚好需要歇一歇。
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
你要警惕的,不是落后,而是——用别人的进度表打乱了自己的节奏。
真正的自由,不是赢得更多,而是——
哪怕输了,也不丢掉自己。
更新时间:2025-10-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