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皮肤干燥,中医教您内调

【来源:健康梅州】

天气越来越干冷,不少人开始感受到皮肤干燥带来困扰——小腿掉屑且发痒,让人时不时就得抓一抓;手臂摸上去也没那么光滑了,每次洗完脸后面皮更是紧绷绷的,还变得容易发红和敏感。

明明每天都喝足八杯水,护肤品也没少涂,可皮肤上的干燥感依旧挥之不去。中医有何解决方法呢,一起来看。

秋冬皮肤干燥,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缺水的症状,通常也与脏腑功能息息相关。

冬季寒冷,本就阳气内敛,空气干燥,津液更易匮乏,加之人们为了取暖常开暖气、使用电热毯等,室内湿度大大降低,燥邪更易趁虚而入,使得肺中津液耗损,引发口干舌燥、唇干、皮肤皲裂等症状。

脾胃功能正常,气血旺盛,人体才能有充足的水分;脾胃功能失常,津液生化不足,也会导致人体缺水。

应对不同部位干燥,试试这些方法

01、皮肤干燥

针对皮肤干燥的情况,除了润肺之外,还可以多吃些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脚、牛筋、鱼皮等。另外,沐浴时还不要过度搓身。

蜂蜜性平而味甘,归脾、肺、大肠经,具有补中润燥的作用,其滋润之力温和而全面。它不仅能润泽我们的“呼吸门户”——肺,从而间接滋养皮肤;更能直接润滑我们的“糟粕排出通道”——大肠,确保大便能顺畅排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肠道通畅了,肺中的浊气能下降,皮肤才能保持白皙透亮。

可以在晨起时用一杯温水配一勺蜂蜜,也可以炖个雪梨糖水,关火后放到入口微凉的温度,加入蜂蜜并搅匀了吃,润燥生津的效果更佳。

02、眼睛干涩

眼干也是很多人在冬季容易遇到的情况。为了润目,可适当吃些枸杞子,它是补益肝肾精血的最佳食品之一。

平时还要注意多热敷眼睛,用40℃左右的热毛巾敷眼睛,每次10-15分钟,可湿润眼表,活血、通脉、明目,对于缓解视疲劳状态的效果很不错。

03、口干

冬季缺水也容易导致口干、鼻干等。为此,大家可多喝点植物茶,喝茶时还可加入山楂、乌梅、麦冬等。

04、手足干裂

针对手足干裂,市民可以试试抹蜜油的方法。中医认为,香油和蜂蜜是润燥护肤的上乘之品,将这两种液体混合,涂抹在手足上,然后包上保鲜膜,持续10分钟。

滋阴润燥茶和汤

无花果茶

无花果3-5枚,冰糖少许,加开水冲泡。具有补脾益胃、润肺利咽、润肠通便的功效。

麦冬茶

麦冬5-8枚浸泡后去心,加开水冲泡。可养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陈皮炖雪梨

雪梨1个削皮切成小块、冰糖适量、陈皮6克、清水500毫升,烧开后转小火煮40-50分钟。有养阴润燥、宣肺止咳的功效。

银耳羹

干银耳30g,玫瑰花5g,枸杞5g,冰糖适量。干银耳泡发,切去根部,手撕成小朵;枸杞子和玫瑰花用清水略冲洗1遍。锅内放入清水1.5L,放入银耳,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然后加入冰糖再煮10分钟。最后加入枸杞子和玫瑰花再煮5分钟,关火,即可享用。

玉竹润燥汤

玉竹15~20g,猪瘦肉200~300g(可以稍带一点肥肉),蜜枣2颗,生姜1片,食盐少许。玉竹洗净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开后转小火煮15分钟。瘦肉洗净后和生姜片、蜜枣一起加入锅中,再煮15分钟,即可关火,加入少许食盐调味。

如果本身皮肤干燥及口干的情况比较严重,或想换换口味,可将瘦肉换成老鸭肉,炖汤更滋润。

来源:广东中医药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1

标签:养生   秋冬   中医   银耳   冰糖   津液   玉竹   麦冬   枸杞子   蜂蜜   雪梨   手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