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设区市连续三年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江西是怎么做到的

三月以来,春和景明,九江庐山脚下、安义古村之畔,2025“庐山杯”九江马拉松、2025南昌安义半程马拉松先后开跑,数万名跑者在“城市风光带”“生态文旅线”上奔跑,澄澈蓝天与清新空气成为赛事“最佳背景”,见证江西大气污染治理成效绘就的生态底色。

数据显示:2024年,我省PM2.5年平均浓度达到历史最好成绩,为27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为95.5%,重污染天数比率清零,11个设区市连续三年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江西是怎么做到的呢?

织密侦察网:构建大气污染“空天地”监测体系

“嗡——”在新余市渝水生态环境局顶楼,随着螺旋桨转动声,无人机如同天空中的环保卫士,从占地仅0.34平方米的“小巢”起飞,开启自动巡航。

“大气监测站点检测到高值后会自动溯源,再通过高空瞭望迅速锁定疑似起火点,无人机自动巡检取证。”新余市渝水生态环境局执法大队大队长陈海兵介绍,“过去发现污染源,全靠执法人员‘用脚跑’,现在无人机一升空,能迅速发现方圆10公里的异常排放。”2024年10月,新余市在全省率先实现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监管无人机机场全覆盖,构建了一张低空全域监测的基础网,大幅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执法精准性。

向科技要空气质量改善潜力已逐渐成为共识。“全省建有国控空气站54个。为进一步扩大监控覆盖面,建有省控空气站135个、乡镇空气站403个,对PM2.5、PM10等六项常规参数实施全天候监测。”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处处长邹新介绍,“我们安排专人一年365天值班值守,常规参数如有出现高值,将及时提醒。同时,对高值成因进行分析,并形成报告或管控建议推送至设区市。”

目前,全省已有9个设区市建成生态环境智能监管系统。下一步,我省将加强省级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设,集成全省各县(市、区)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排放、污染问题发现与处置等各类数据,实现数据“全时段、全过程、全链条”监管。

五级联动:激活治气“神经末梢”

为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推动美丽江西建设,我省在深入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大气污染防治核心组织领导架构,组建省市县三级大气污染防治作战指挥部,探索总结出“作战指挥、科技支撑、季度分析、分级响应、反弹预警”的工作机制。

视觉江西 张卫国 摄


好的治理成效,离不开强有力的落实。以九江市为例,为进一步做好精细化管理,在每个乡镇分点划片,设置“街道片长”“网格长”“环保监督员”,形成“上下联动、全面覆盖、层层履职”的大气网格化管理体系。

秸秆露天焚烧会释放有害气体,严重时可导致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危害人体健康。为打好秸秆禁烧攻坚战,九江市在城郊菜地排查登记工作的基础上,实现重点区域零星菜地责任明晰到户。每到农忙前夕,22名网格长便会分头行动,挨家挨户进行环保宣传。

“网格长发现污染大气行为,一般会通过让当事人加入环保宣传队伍等柔性措施,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九江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科长余波介绍。九江市在落实五级抓治气的基础上,作战指挥部会定期形成突出任务清单,对污染成因进行溯源分析,由市到县、由县到乡、由乡到网格,有问题及时发现、有办法快速处置,真正打通大气治理“最后一公里”。

一城一策:精准直击空气污染源头

减少空气中的细颗粒物,要从污染源头减少污染物的排放。PM2.5来源主要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生物活动自然现象等,人为源主要包括工业源、燃烧源、扬尘源和移动源等。针对人为污染源精准施治,我省创新建立“重点行业+区域特性”双重治理机制。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城市钢厂”,是超低排放改造的主力军。“超低排放改造后,每吨钢增加70多元的环保运行成本。”新钢集团明确,全力支持超低排放改造,不压减环保项目、不缩减环保投资,为环保项目上马开绿灯。

2019年以来,新钢集团在超低排放改造投入资金超过百亿元。其中,耗时2年多建成的当前世界最大膜结构建筑群智能环保综合料场,让延续了60多年的全裸露堆放露天料场彻底告别历史舞台,无组织排放下降80%以上,每年可减少颗粒物排放9400吨。22座巨型筒仓,让数十万吨原料煤粉颗粒归仓,真正实现“用煤不见煤,用矿不见矿”。职工们回忆,过去下风向作业时,连安全帽上都常落满细黑粉尘。现在改造后的园区蓝天碧水常驻、绿道上花团锦簇,还打造了以“新钢十景”为代表的一系列网红打卡点。

当钢铁重镇大刀阔斧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时,南康传统家具产业也开启了绿色嬗变。油性家具喷漆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对大气的污染不容忽视。“木材具有亲水性,传统使用的油性材料虽能实现有效封闭,但对区域性大气质量有比较大的影响。”赣州市南康生态环境局局长伍江涛表示。

通过水性漆代替油性漆、园区“共享喷涂”以及末端深度治理等多条路径,2024年南康区臭氧年均浓度114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2.31%,顺利完成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环保措施虽然在水性漆、生产线改造等方面增加了成本,却大大减少了末端治理设施运行和维护成本。南康水性漆家具产品在海外热销,销售额已突破300亿元。在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经济效益不减反增,真正做到将环保理念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伍江涛说。

新钢集团的超低排放改造与南康家具的绿色转型,正是全省“一城一策”差异化治理的缩影。从重工业到传统制造业,从单一行业突破到全域协同治理,江西正用差异化治理的“绣花功夫”,织就覆盖全产业链的蓝天防护网。

标本兼治:筑牢蓝天“守护墙”

“江西三面环山、北临长江,使得大气污染物易聚难散。”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与规划院大气研究所负责人涂翔介绍,面对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交通运输结构偏公路的现实挑战,我省通过建章立制、标准引领,推动环境治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提质”。

视觉江西 许南平 摄


针对部分行业现有执行国标制定较早、污染物排放要求较宽松的情况,我省大力推动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出台了印刷业、有机化工等六大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地方排放标准,完成了工业炉窑废气和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地标编制。2024年,我省印发《江西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围绕产业、能源、交通等七大领域推出33项重点任务。

企业是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在应对重污染天气的挑战中,排放废气的企业是否只能面临限产停产的命运?答案并非如此。为提升涉气重点行业企业绩效水平,助力企业绿色转型,我省印发《江西省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指南(试行)》,“39+11”的绩效分级指南体系应运而生。2025年3月,印发了《江西省2025年涉气重点行业绩效等级创B争A攻坚行动方案》,深入开展涉气重点行业绩效等级提升行动,进一步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法定责任,为我省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差异化管控奠定基础。

视觉江西 刘平华 摄

“大气污染防治绩效评级是高质量完成江西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目标的重要举措。”涂翔说,“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差异化、精细化管控,优先保障绿色企业生产,激发企业‘治气’的内生动力。”

“我省PM2.5浓度下降进入平台期,浓度有所下降,但降幅明显减小。大气治理已进入‘微克’攻坚阶段,容不得丝毫松懈。”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级生态环境监察专员罗盛金表示,下一步,我省将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聚焦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和区域协同治理,统筹推进工业源、移动源、面源等污染防治,加快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切实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江西日报 吴雅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空气质量   江西   南康   新余市   大气污染   生态环境   我省   大气   重点   标准   国家   体育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