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提到,公元前284年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伐齐国,一路连战连捷、很快就打得齐国只剩下了两座城池;一座是莒一座是即墨;而当时的齐国因为攻伐宋国一事在各诸侯国面前就是人人喊打的老鼠、毫无和谈的可能;齐国内部也是人心不稳、导致五国伐齐的齐湣王也被杀、继位的齐襄王不思进取
五国联军不断猛攻即墨和莒,齐国灭亡近在眼前。可结果是齐国不但没有灭亡,反而凭这两座城市,一举反击击败了五国联军,收回了全部领土。齐国是怎么做到的?又是谁通过怎样的手段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翻盘,这与齐国的五都制度又有何关联?
五国伐齐
这一切的变故还要从公元前279年说起,就在齐国即将灭亡的情况下、主导五国联军的燕昭王突然去世了;继位的燕惠王还是太子时、就和大将乐毅产生了过节,因此他对当时手握重兵,虎踞山东的乐毅非常不放心。当时齐国主政的人是宗室田单
田单这个人心思非常缜密,他发现燕军的进攻没有之前猛烈了,而且断断续续,就知道燕军背后可能出了变故、于是派遣细作去燕国打探消息;得知新任燕王不信任乐毅,于是实施了反间计,声称“乐毅功高震主,害怕回燕国后被燕王处置,于是打算割据齐国,将手上的燕军变成他乐毅的士兵。”
本就不信任乐毅的燕惠王听到传闻,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将乐毅撤职,随后燕军在战场上的攻势逐渐弱了下来、齐国开始扭转局势,这里不得不提到田单发明的,齐军瓦解五国联军的大杀器、火牛阵。在乐毅被调离后的一个夜晚,趁着燕军困意来袭、防守薄弱
火牛阵
田单
田单命人在1000多头牛的尾巴上绑着稻草, 然后用火将稻草点燃,受惊的牛群在齐军的引导下、向着燕军的大营冲去;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牛群,燕军毫无招架之力,死的死、伤的伤;而后火牛在燕军的营帐中乱窜,导致大火将整个营地点燃,燕军忙于救火、而跟在火牛阵背后的齐军趁机杀出,大败燕军
随后田单照葫芦画瓢,用同样的手段打败了其他国家的军队,听闻齐军大破五国联军,那些被联军攻占的齐国城市,在田单携齐军大胜之威的情况下传檄而定,纷纷回到了齐国的怀抱;田单也因为收复领土有功,被齐襄王封为安平君,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田单复国”
田单复国之所以会成功,除了火牛阵让五国联军始料未及,屡建奇功外;我们还要分析为什么即墨和莒能够在其他城市都快速陷落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屹立不倒、给了齐国翻盘的机会。这就和齐国特殊的地方制度有关,春秋末年随着兼并战争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在边境地区设置君主直管的郡县,而不是分封
春秋
战国
这样做既方便了国君对边境地区的军事调动,也避免了因为边境的领土不断变动、导致分封不断变化,统治集团内部不稳。但齐国没有采取郡县制,而是五都制,这是一种在边境地区设立军镇的制度,而军镇属于国都中的一个,齐国设立了五个,分别由五个大夫管辖,大夫虽听命于国君但却有着很大的自主权
他们在自己负责驻守的国都中,不仅有超高的行政权和军事权,甚至还可以招募私兵。战国四大夫之一的齐国孟尝君,就有数万私兵;而即墨和莒就是齐国五都中的两个。当齐国的主力在战场上被五国联军击败的时候,守卫即墨和莒的就是当地大夫的私兵,因为即墨和莒与当地士大夫的利益息息相关
所以士大夫一手养起来的私兵更忠诚、战斗力更强,联军才一时难以攻破即墨和莒;加上田单非常有智谋,不仅用计换走了乐毅,又将精兵藏起来只有老弱站岗,让联军放松了对齐军的警惕,然后用激将法激发齐军死守的决心、最后火牛阵横空出世,让没准备好的联军误以为“天神下凡”,于是接连溃败,齐国得以兴复
更新时间:2025-05-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