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省级试点到常态攻坚,南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持续深化,正重塑县域发展新格局。
三年来,这片改革热土以“空间革命”撬动全局,累计拆除改造村级工业园近2.6万亩、整备连片产业用地近2.5万亩、供应产业用地超2.3万亩,新增耕地超8000亩、集约农用地超4万亩,交出了一份亮眼的转型答卷。
随着试点收官转入纵深突破,这场变革的系统性意义日益凸显。7月14日,南海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推进会,亮出“期中成绩单”,部署下半年重点任务。
实践印证,南海全域整治绝非简单腾挪空间,而是一场驱动产业能级跃升与城市形态重构的系统性革命。
南海召开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推进会
空间革命
南海全域整治交出亮眼成绩单
土地腾挪间,产业能级在跃升;空间重构中,城市形态在焕新。会上,南海区委办(区府办)副主任何海明通报了南海全域整治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一组组实打实的数据,清晰勾勒出发展空间深刻变革的轨迹。
超1427亩土地完成储备,为未来备足“粮草”;超2897亩产业用地强势供应,化作项目落地生根的“沃土”;连片开发的壮阔图景正加速呈现,20个千亩连片产业社区稳步推进,总面积达5.9万亩;5个千亩现代农业产业园中,4个已完成设施农用地申报,4个农业项目顺利投产,田野间激荡着现代农业的澎湃动能。
生态与生产同步提质,绿色发展底色更浓,超191亩新增耕地完成区级验收或镇街终验,超1123亩正加速施工,守护粮食安全生命线;生态修复完成超416亩,其中“地券”“绿券”项目贡献超110亩,绿水青山的动人画卷持续铺展。
农村集体经济亦焕发蓬勃生机,13个合作项目投入资金超8亿元,村集体出资超2亿元,占比达29.8%,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被充分激活。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南海系统性谋划与创新性实践的深度融合,一批行之有效的“南海经验”破土而出:
“点线面”破局,整治新格局成型:从宅基地整治试点破冰,到千亩产业园拔地而起。丹灶试点村借力“建新拆旧”,既圆了村民宜居梦,更为集体产业腾挪出宝贵空间;西樵零散地块整合后引入智能家居项目,碎片土地聚变规模效益,点上突破正有力牵引全域提升。
“工具箱”发力,政策赋能空间重塑:新一轮实施方案、永农调整方案精准对接上级要求,如精密“手术刀”优化空间肌理;耕地保护、集体经济转型等政策组合拳拳拳见效——狮山高标准农田亩均收益实现倍增;国有存量物业盘活细则更让桂城老旧厂房“涅槃”为科创高地,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争相入驻。
“指挥棒”引领,高位统筹聚合力:区领导挂帅的11个重点项目专班以“月调度”机制攻坚克难,人大、政协监督与执法力量协同发力,“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推进格局凝聚起无坚不摧的战斗力。
这场深刻的空间革命,南海战法愈发明晰。当每一寸土地都在焕发新生,一个产业更强、城乡更美、活力更足的新南海,正从蓝图加速驶入现实。
聚焦攻坚突破
谋求全域整治新突围
不变则罔,不进则退。步入下半年,南海全域整治如何谋划新方略,实现新突围?
会上,各镇街及职能部门立下军令状,挂图作战——桂城重点推进土地储备、产业供地,引导村集体深度参与全域项目;九江以整治为抓手推进“百千万工程”,盘活规划资源,让资源活起来、动起来,服务乡村振兴;西樵全力推动三大千亩连片项目收储供地,加快新增耕地、生态修复,提速村民公寓建设;丹灶紧扣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以整治重构空间,聚力攻坚空间拓展与用地保障,实施耕地恢复;狮山全力破解土地整备难题,激活新增耕地动能,聚焦打造综合整治精品示范;大沥提速土地收储,持续推进复绿复耕,提供全要素保障,力促项目早运营、早投产、早贡献;里水抓实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治、低效用地盘活,确保释放空间精准投放。
依托整治腾挪的广阔空间,南海未来发展底气更足。“推进全域整治要有清晰的路,勇敢的心,果敢的行,出彩的果。”南海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岑灼雄强调,整治已进入深水区,全区上下须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纵深推进,着力破解发展瓶颈,推动低端转型,促进产业聚变升级。
岑灼雄(右二)发言
他要求,要围绕生产生活需求,完善产业园区及周边教育、医疗、居住、出行等配套,打造优质产业社区,实现产城人融合。要提前谋划重点清单,主动对接资源,抢抓大项目机遇,明确目标、责任与时限,以扎实行动推动整治与区域发展深度融合、提质增效。
今日南海,整治战场的轰鸣与新兴产业的拔节交响共鸣。这片热土书写的传奇,是传承中的创新,是主动创造的未来。在破与立的辩证中,南海全域整治,永不停息地开拓发展新境界。
文/图 南海融媒记者 黄婷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