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大人
2025年9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访华期间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中国依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这一论断基于中俄务实合作成果、中国经济表现及全球战略格局的多重支撑,具体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1. 中俄合作成果的实证支撑
经贸规模跃升: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中国对俄出口增长近50%,连续5年保持增长态势。
能源领域,俄罗斯通过“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每日向中国输送超1亿立方米天然气,核电合作如田湾、徐大堡项目稳步推进,快堆技术进入实质阶段。
产业协同深化:双方在智能制造、绿色转型、汽车制造、冶金化工等领域实施86个重大项目,黑龙江作为合作前沿,在农业种植、农机加工、跨境电商等环节形成协作链条。
例如,中国数字经济优势与俄罗斯物流资源结合,推动黑龙江跨境电商贸易额持续增长,海外仓建设加速。
战略互信强化:两国共同出席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彰显对二战历史及战后国际秩序的一致立场,政治战略呼应体现在对多极化趋势的共同主张及对西方单边主义的联合应对。
2. 中国经济的全球引擎作用
增长贡献率领先:据世界银行数据,2013-2016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平均达31.6%,超过美国、欧元区及日本总和;2024年贡献率仍超30%,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GDP总量突破139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比重近16%,制造业增加值、货物贸易额、外汇储备等指标均居世界首位。
市场与消费驱动:中国拥有14亿人口、4亿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之一。2025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3.4%,出境旅游消费年均贡献全球旅游业超13%,跨境电商平台带动海外中小企业发展。
开放与创新动能: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区域互联互通,据世行研究,该倡议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9.7%,全球收入增加0.7%-2.9%,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
在5G、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专利占比显著,如5G标准必要专利占3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60%,成为全球创新源泉。
3. 全球战略格局的深层逻辑
多极化趋势下的合作必然性:面对美国“印太战略”对华遏制及北约对俄封锁,中俄基于共同战略压力选择深化合作。西方媒体从5年前施压“离中国远点”转为分析合作影响,显示对中俄关系硬气的认可。
双方在能源安全、供应链稳定、国际话语权提升等方面形成互补,如中国需俄罗斯能源支撑高速发展,俄罗斯需中国市场缓解制裁影响。
治理方案的全球价值: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如G20杭州峰会“创新、活力、联动、包容”主题)及对WTO多边体制的维护,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中国药方”。
在减贫领域,中国累计对外援款超4000亿元,培训发展中国家人员26万名,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70%,体现发展经验的全球共享。
结论:
普京的论断既是对中俄合作现实的总结,也是对中国经济全球角色的客观认知。
中国通过持续开放、创新驱动及多边合作,不仅巩固了自身作为世界经济“稳定器”和“动力源”的地位,更为全球治理变革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这种引擎作用,既体现在经济数据的硬实力,也彰显于治理方案的软实力,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支撑。
更新时间:2025-09-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