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买房人都注意!2025年下半年,更猛的刺激政策来了?

2025 年已然过半,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数年的深度调整后,于上半年初显止跌回稳迹象。然而,市场基础仍较为脆弱,亟需更多政策支持以巩固这一态势。进入下半年,市场上关于是否会有更猛刺激政策出台的讨论甚嚣尘上,这一话题不仅牵动着无数买房人的心,也关乎整个房地产行业乃至宏观经济的走向。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回顾​

政策组合拳初显成效​

2025 年房地产政策紧紧围绕 “稳预期、促需求、优供给、防风险” 的主线,通过金融支持、需求刺激、存量盘活等多方位举措,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中央层面对房地产市场重视程度显著加深,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 “稳住楼市”,并着重强调 “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于上半年再次降低了 5 年期 LPR,新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降至 3.1%,有效降低了购房者的贷款成本。财政政策上,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上升至 4.4 万亿元,明确用于土地收储和存量商品房收购,同时鼓励地方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房,缓解库存压力。​

在地方政府层面,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松绑限购限贷政策,推出购房补贴和税费优惠,优化公积金政策等。例如,广州全面取消限购、限售、限价,降低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成为全国首个全面取消相关限制的一线城市;上海、深圳也在优化限购区域、取消大面积住房限购等方面进行了政策优化,放宽人才购房门槛。全国已有超过 60 个城市推出购房补贴政策,形式多样,包括现金补助、房票抵扣、电子消费券等,部分城市还专门针对二孩、三孩家庭设立了购房奖励政策。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 0.25 个百分点(首套房利率降至 2.6%),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同时多个城市对住房公积金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如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提高贷款额度等。​


市场数据表现喜忧参半​

在一揽子政策作用下,一季度房地产市场出现 “小阳春” 行情,市场显著回暖。1 - 5 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下降 2.9% 和 3.8%,与 2024 年全年相比降幅分别收窄了 10 个百分点和 13.3 个百分点,特别是现房销售表现亮眼,5 月份累计同比增幅达 13.2%。5 月份全国 70 个大中城市中,虽然一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有所下降,但同比降幅继续收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 4.1%,自去年 11 月份以来实现连续 7 个月降幅收窄。

分城市能级看,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 1.7%,环比收窄 0.4 个百分点;二线城市同比下降 3.5%,环比收窄 0.4 个百分点;三线城市同比下降 4.9%,环比收窄 0.5 个百分点。5 月份 70 个大中城市有 13 个城市环比实现正增长,其中杭州、上海、南宁、乌鲁木齐和沈阳分列涨幅榜前五,这表明不仅核心城市表现强劲,部分弱二线城市也出现止跌企稳迹象。​

然而,市场运行仍存在反复。进入 4、5 月份,受季节和政策效应减弱等因素影响,市场成交有所走弱。商品房去库存虽取得一定成效,截至 2025 年 5 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为 77427 万平方米,较 4 月末减少 715 万平方米,连续 3 个月下降;住宅待售面积减少 439 万平方米,但不同城市商品房库存差异明显。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库存去化明显,上海、杭州、成都等热点城市去化周期已经降至 15 个月以内,核心区域去化周期甚至不足 8 个月,但部分三四线城市去化周期仍然高达 30 个月以上,去库存任务依然艰巨。​

下半年可能出台的刺激政策推测​

金融政策进一步放宽​

央行可能继续降准降息,释放更多流动性。降准能够增加商业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量,一方面进一步缓解房地产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用于项目开发建设,降低烂尾楼风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购房者获得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和更宽松的贷款条件。降息则直接降低购房者的还款压力,刺激购房需求。例如,若 5 年期以上 LPR 进一步下调,购房者的房贷支出将进一步减少,以 100 万贷款、30 年期等额本息为例,LPR 每下调 10 个基点,月供将减少约 58 元,30 年累计节省 2.1 万元。此外,央行可能进一步扩大 “白名单” 专项借款规模,降低房企融资成本,确保更多项目顺利推进。​

需求端政策持续优化​

首付比例可能继续降低,目前部分城市已将首付比例降至 15%,未来不排除更多城市跟进,甚至在一些城市可能会进一步突破现有下限。购房补贴和税费优惠力度也可能加大,除了现有的契税减免、个税提升、土地增值税降率等政策外,可能会有更多创新型补贴方式出台,如针对特定人群(如年轻购房者、三孩家庭等)的专项补贴。同时,公积金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甚至可能实现公积金跨区域互认互贷,以减轻购房者资金压力,促进购房需求释放。​


供给端政策助力企业发展​

为了助力房地产企业发展,专项债支持土地收储的范围和规模可能扩大。更多省份将发行专项债券用于收回闲置土地,合理控制土地供应节奏,稳定土地价格,为房地产企业提供优质土地资源。同时,“不动产 REITs” 试点可能加速推广,覆盖更多领域,进一步拓宽房企融资渠道,盘活存量资产。此外,政府可能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收购存量商品房、新建等多种方式,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缓解住房供需矛盾,同时也有助于消化部分库存。​

住房品质提升政策强化落实​

住建部明确的 “好房子” 开发标准,包括绿色建筑(节能率 65% 以上)、智能家居(覆盖率 80%)、适老化改造(无障碍设施 100% 标配)等,下半年可能会强化落实。政府可能通过出台相关细则、加强监管等方式,推动房地产企业按照高标准建设住房,提升住房品质。这不仅能够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助于提升房地产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刺激政策对买房人的影响​

购房成本降低​

如果下半年出台更猛的刺激政策,买房人的购房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金融政策放宽下,房贷利率下降,首付比例降低,税费优惠增加,这些都直接减少了买房人购房所需的资金投入和后续还款压力。以一套价值 200 万的房产为例,首付比例从 30% 降至 15%,买房人初期资金压力将大幅减轻;若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调,30 年还款期内,总利息支出可能减少数十万元。​

购房选择增多​

刺激政策下,房地产市场活跃度提升,开发商为了吸引购房者,会加大项目开发力度,市场上的房源供应将更加丰富。不仅新房供应可能增加,二手房市场也会因为政策利好而更加活跃,买房人将有更多的房源可供选择。而且,随着住房品质提升政策的落实,买房人能够购买到品质更高、居住体验更好的住房。​


市场信心增强​

政策的刺激有助于增强市场信心,减少市场观望情绪。当买房人看到政策积极推动房地产市场向好发展,对房地产市场前景的信心会提升,从而更愿意在合适的时机出手购房。同时,市场信心的恢复也有利于稳定房价,避免房价大幅波动,为买房人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购房环境。​

买房人应对策略​

面对可能出台的更猛刺激政策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买房人需要保持理性,做出合理决策。​

密切关注政策动态​

密切关注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房地产政策,了解政策导向和变化趋势。政策的调整往往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直接影响,及时掌握政策信息,有助于买房人把握购房时机,享受政策优惠。例如,关注房贷利率、首付比例、购房补贴等政策的调整,根据自身情况判断是否适合出手购房。​

明确自身购房需求​

买房人要明确自己的购房需求,是刚需购房、改善性购房还是投资性购房。对于刚需购房者,重点关注房屋的居住功能和性价比,选择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区域;改善性购房者则注重房屋品质、小区环境和居住舒适度;投资性购房者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潜力、房产增值空间等因素。同时,要关注小区的物业服务、周边配套设施等方面,确保房屋能够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财经   下半年   政策   城市   房地产市场   市场   住房   首付   更多   百分点   公积金   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