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经历了2022年至今大A的蹂躏,相信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每天收蛋”的快乐----比如债券基金,因为它让稳稳的幸福具象化了。
今年以来,虽然债券市场呈现波动,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债市波动最显著时刻或许已过,定价逻辑逐渐由“预期”向“现实”倾斜,支撑债市震荡偏多的核心逻辑未改。简单来说,债券市场仍有支撑!
前一阵,央行宣布降息降准,资金利率下行带动短端走强,债市仍处于“低利率低利差”的双低市场环境中,利率债或呈现区间内波动或阶梯式下移。在眼下环境,跨资产性价比可能仍是中长期引导资金流向变化的主要动力,债券依然符合市场偏好。
中美经贸谈判进展等关键变量对权益市场的冲击,第一阶段已经在中央汇金增持ETF,托举市场中结束了。第二阶段,大概率将以修复和博弈为主题。修复的方向,主要侧重于市场超前悲观定价,但与事实演绎存在较大落差的板块。比较之下,债券市场依然是资金增持的方向。
股债跷跷板效应的底层逻辑很多,除了资金的竞争之外,还有风险偏好与资产属性差异。当前,股票资产风险高,债券则属于低风险资产,能提供稳定利息收益,能够获得市场的青睐。
债券基金的涨跌是和国债收益率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国债收益率上行,债券价格就下跌,国债收益率下行,债券价格就上涨。当前,10年期国债,30年期国债的走势基本确定,资产荒背景下,债券基金的中长期表现,依然值得期待。
从历史数据来看,债市在过去十年间已经穿越过多轮牛熊,但我国债市向来“熊短牛长”,无论行情“颠簸几许”,万得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年年正收益。而这种“低波中收益”的特质,恰是“收蛋人”穿越周期的底气。
各种债券类型中,我看好政策性金融债。政策性金融债的发债主体是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国家政策性银行。这些发债主体接近国家信用,几乎没有违约风险。但收益方面,政策性金融债又比国债更好。
如果你觉得中国降息还会继续,或者未来利率将长期处于低位,你可以配置政金债指数基金作为降息预期下的持仓;如果你觉得川普在任期间的各种任性炒作,可能会加大全球股市的风险,你也可以配置政金债指数基金,作为股债平衡组合中的低风险债端资产之一。
更新时间:2025-05-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