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第一大雷”爆了,造假超百亿,石家庄首富彻底栽了!


最近又一千亿商业帝国崩塌了!


6月6日,东旭集团被河北省证监局开出17亿的天价罚单。


创始人李兆廷,被处个人罚款多达5.89亿元,创下了近年来个人证券处罚的新纪录,并处罚终身禁入市场。



这也许不是最终的结果,目前有关涉案信息在进一步调查中,他或将面临牢底坐穿的境地。


这位被称为“实业报国”的民营企业家,曾是多少年轻企业家心中的信仰,不曾想,最终也“塌房”了。



说起李兆廷,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


2013年当选人大代表,2019年凭借235亿身家荣登富豪榜142位,可谓是名利双收。


为何才过了去5年多,就从巅峰跌落低谷了呢?


这一切,要从他的成长轨迹说起。


1965年,他出生于河北一普通工人家庭,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石家庄一家柴油机厂,勤勤恳恳工作了11年。


直到1997年,他厌倦了打工的生涯,一心只想创业,后来他便辞职建立东旭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做起了电子玻壳装备的生意。


那时候,彩电行业刚兴起,国内各项技术都还不到位,电子玻壳是彩电的关键部位,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着。


刚开始的时候,他的生意也举步维艰。


核心的东西一直被国外拿捏,这种滋味对于企业来讲,都不好受。


李兆廷决心啃下这块 “硬骨头”,打破技术封锁,研发出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本土产品。


连续7年,他带着团队埋头苦干,连轴转地拼,终于搞出了自主研发的电子玻壳。



市场一下子打开了,一跃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电子玻壳制造龙头商。


本以为就此高枕无忧了,结果日韩的液晶产品又席卷了整个市场。


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他决定向平板、液晶显示方向转型。


却遭到了公司股东的强烈反对,毕竟对于当时国内的技术来讲,转型成功难于上青天。


不仅要突破技术壁垒,还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一旦失败,公司将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但这并没有吓倒李兆廷,他坚信风浪越大鱼越贵,一旦成功了,东旭将会迎来全新的局面。



于是,他斩钉截铁地对公司股东的面说道:“我与公司共存亡,愿意搭上全家全部家当,换东旭一个崭新的未来。”


随后,他高薪聘请了外部专家,热火朝天地投入到了自主研发当中。


2010年,东旭终于可以实现液晶玻璃基板的大批量生产,而且手握研发技术在同行中独树一帜,无人能及。


先进的技术,给东旭插上腾飞的翅膀,其股价在2011年上市后一度突破千亿市值,成为行业标杆。



李兆廷也因此树立起了“实业报国”的企业家形象。


在对外宣讲中,他也一直以“为振兴民族产业”作为毕生使命。


这让许多投资者为他的爱国情怀买单,纷纷跟随他。


随后几年,东旭集团更是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不仅建立了光伏基地,还生产绿色建材,并且在新能源领、城镇化建设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



2015年东旭集团收购了宝安地产,更名为东旭蓝天,东旭集团的商业版图进一步扩大。


之后控股了第三家公司嘉麟杰。


到2018年,东旭集团的总资产已经超过2000亿元,位列民营企业第188位。


在外人看来,东旭集团风光无限,但其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从河北证监局披露的真相来看,集团早就存在欺诈发行股票的行为。


2017年,东旭光电在没有获得股票发行资格情况下,通过欺骗手段核准发行,并非法集资了111亿元资金。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他早早就涉及财务造假。



这早在2015年便开始,到了2019年造假金额达到了478.25亿,虚增利润131.05亿元,资金占用也达到了172亿元之多。


因此东旭集团创下了A股财务造假规模的历史记录。


这已经够骇人听闻的了,偏偏还摊上了违法占用资金,导致债务违约,账面上资金的都是表面工程,其实集团的资金已被尽数掏空。


调查发现,东旭光电连续6年亏损,加上债务违约,股价一直在下跌。


2024年8月每股价格仅为0.37元,按照市场规则,每股股价不足1元,会触发监管审查,甚至停止上市交易,被市场监管勒令退市。


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的套路也是如出一辙,最终被深交所勒令停改,直至监管介入调查进行处罚。


东窗事发,16万为东旭集团买单的股民人均损失达到了23万之多,东旭旗下的两万多员工也因公司爆雷,跟着遭殃,工资都没拿到。


按理说,东旭连续亏损了那么多年,投资者为何如今才看清楚形势呢?


投资沦为韭菜,说白了也是利益熏心,不得不感叹东旭集团的诈骗手段极其高明。


2015年到2019年期间,东旭集团顶风作案,跟多家银行合作,制定战略合作协议,这么多年来,审计机构也没有查出任何异常举动,这也很让人匪夷所思。



2019年期间,媒体就报道东旭集团面临资金不足的情况,曾引发市场的强烈反应。


为了稳住投资者情绪,东旭集团伙同银监局领导召开大会,宣称集团还有800百亿备用资金。


并且发布公告诓骗投资人,称集团有足够的资金兑付将到期的债券。


这些操作无非是打肿脸充胖子,不久就露出了马脚。


2019年11月,因未能如期兑现本息,东旭涉及违约20.1亿元,事件一出造成了股票大幅下跌。


针对这一事件,集团也及时做出了应对措施。


随即发布关于股票停牌的公告,称将向石家庄国资委转让集团51.46%的股份,转成国资控股。


这对无疑对投资者来说是大利好的消息。



如果重组成功,国资出手意味着股票升值空间还很大,这时离场反而损失更大。


所以,持有才是明智之举,东旭集团也是正利用了投资者的这种心理,继续给他们画饼。


于是很多投资者,在股票下跌后还疯狂买入,做着股票升值的美梦。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股民在用真金白银为已经日落西山的东旭兜底,而东旭的欺诈行为却从未停止。



2020年4月,公司还专门发表了声明,声称不存在任何违规行为。



这也让贪心的股民们被牢牢被锁住了,到东窗事发,股价一下跌成了0.37元,才后悔莫及。


这次证监局果断出手,让这个千亿集团就此陨落。


有业内人士称,这次的处罚力度可谓是史无前例,也透露出了几个信号。


首先,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严惩力度,针对情节严重的,处予重罚,绝不姑息。


自2024年以来,对财务造假的处罚不断加大,处罚案件数量和金额都在同比上升。


其次,对于企业的违法乱纪坚持一查到底,不会因为退市而放过。


东旭集团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监管部门也将依法追回资金。



最后,法律还将对相关责任人,以及连带责任的人员,追究行政,刑事,民事等多方面追责。

从严从重处罚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特别是在当今国际社会局势紧张的关键时期。


企业应时刻谨记遵纪守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投资者也要擦亮双眼,切忌盲目跟风,守住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摆脱被割“韭菜”的命运。


-END-


参考资料:

新浪财经:《东旭集团李兆廷为何背弃“实业报国”初心,谁在幕后推波助澜?》

21世纪经济报道:《一公司财务造假,处罚定了:17亿罚款+终身市场禁入》

新安全:《史上最大的综合造假案》

每日经济新闻:《东旭系相关主体合计被罚17亿元 昔日光伏大佬李兆廷遭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债市观察:《退市仍追究!李兆廷被罚5.89亿,“东旭系”合计被罚17亿》

作者:洛凡

编辑:柳叶叨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财经   石家庄   首富   光电   集团   资金   投资者   市场   股票   股价   技术   公司   初心   东窗事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