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出4击!特朗普怒了:加税100%!但他没想到这次是死局!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欣阅

这场对决来得又快又猛,表面看是稀土对关税,但骨子里,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出牌”方式的正面硬刚。

一边是中国的连环出招,精准、冷静,每一步都踩在法律和程序的鼓点上。另一边,则是特朗普标志性的社交媒体风暴,狂野、即兴,像一颗被扔进舆论场的炸弹。

故事从10月9日拉开序幕。中国商务部甩出第61号公告,没什么废话,直接对部分稀土物项上了一道“出口许可证”的门禁。

紧接着第二天,第62号公告跟上,这次瞄准的是稀土相关的技术出口。这套“组合拳”打得极有章法。

它的厉害之处在于,管制范围像一张大网,不仅罩住了稀土产品本身,更是从上游的提取、分离、冶炼,一直延伸到下游的磁材制造,整个产业链条被掐得死死的。

这还没完,这张网还顺手把超硬材料和锂电池的关键原料也给捞了进来。

中国的“手术刀”有多锋利

中方的这套打法,显然不是一时兴起。我们把美国惯用的芯片封锁策略研究得透透的,然后来了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更绝的是,这次管制里还藏着一个全新的规则:“全球技术追溯”。简单说,就算你把东西拉到海外加工,只要用了中国的稀土成分或技术,对不起,一样在我的监管范围之内。

这背后,是中国掌握全球超过七成稀土产能的绝对底气。

整个行动的“法律范儿”十足。公告编号清清楚楚,法律依据明明白白,直接引用《出口管制法》第9条和第10条,连申报流程和追责机制都写得一清二楚。

与此同时,另几张牌也悄然打出。14家外企被拉进了“不可靠实体”的黑名单,贸易、投资、数据和科研交流的大门对它们瞬间关闭。

被点名的都是些什么角色?有参与对台军售的,有搞数据情报的,还有专门操纵舆论的。刀刀都切在美国的痛处。

还没等市场回过神,针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也启动了,目标直指它那个备受争议的“按整机抽成”专利收费模式。就连海上的美国船舶,也被加征了特别费用,一记精准的对等反击。

特朗普的“政治炸弹”

就在中国商务部发布第二份公告的同一天,大洋彼岸的特朗普坐不住了。他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战场——社交媒体平台TruthSocial。

10月10日,他连发两条长文,情绪几乎要溢出屏幕。他先是表达了难以置信,“很难相信中国会这样做”,接着就扔出了一个核弹级的威胁。

他宣称,要对所有来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0%的关税!

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在现有的30%基础上再叠加100%,总税率将达到惊人的130%。他还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今年11月1日生效。特朗普自己管这叫“史上最强关税”。

他那长达千字的声明,核心意思就一个:必须让中国为管制稀土“付出代价”。第二条推文里,他还加码威胁,要启动对关键软件的出口审批程序。

然而,这场风暴虽然看起来吓人,却处处透着诡异。

特朗普的威胁,完全没有任何官方行政程序的影子。没有白宫的正式公告,没有按规矩举行的听证会,更没有来自贸易代表办公室或海关的任何通知。媒体和分析师们很快就看明白了,这根本不像一项要落地的政策,更像是一场情绪宣泄,一颗为了引爆舆论的“政治炸弹”。

他的声明里全是宏大的威胁,却缺乏最基本的细节。到底哪些商品要加税?有没有豁免条件?企业的申诉流程是什么?统统没有。更关键的是,他连个法律幌子都懒得找,压根没提“301条款”或“232条款”这些过去常用的授权法条。

华尔街用脚投票

资本市场是最诚实的。当程序上的确定性,撞上了特朗普这种个人意志的不确定性,市场的反应是恐慌,是“条件反射式”的恐慌。

消息一出,美股应声跳水。道琼斯指数一度狂泻878点,纳斯达克指数更是暴跌820点,跌幅超过3.5%。

短短三分钟,美股市值就蒸发了7000亿美元,全天下来,损失更是高达1.65万亿美元。苹果、高通、英伟达这些科技巨头,遭遇了恐慌性的抛售。

当特朗普的第二条推文发出后,恐慌情绪甚至蔓延到了期货和加密货币市场,引发了新一轮的剧烈波动。

华尔街怕的,其实不是那100%的关税本身。要知道,2018年贸易战最激烈的时候,关税税率也就在10%到25%的区间。100%这个数字,在经济上几乎不具备可操作性。

市场真正恐惧的,是这种“毫无预兆、无视程序”的决策模式。它彻底摧毁了商业世界赖以生存的根基——可预测性。

不过,市场的恐慌来得快,去得也快。当天晚些时候,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这更像是一场“表演”,部分资金开始回流,市场情绪有所修复。

分析师们普遍认为,这波剧烈震荡,是“情绪影响”的结果,而非“政策落实”的前兆。华尔街甚至用一个词来精准形容这种现象:“TACO”,意思是“特朗普总会退缩”。这说明,市场已经习惯了将他的极限威胁,当作一种可以交易的“市场噪音”。

笔者以为

这场交锋,与其说是贸易战的续集,不如说是一场关于“权力如何行使”的公开课。

它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实:全球贸易格局早已今非昔比。东盟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也从一个“可以被替代的环节”,悄然转变为一个“不可被绕过的枢纽”。

而美国自身,正被一系列内部问题所困扰:政府停摆的阴影、顽固的通胀,还有那像滚雪球一样每季度增加1万亿美元的国债。其债务利息支出,甚至已经超过了军费开支。

在这种背景下,中美博弈的核心,其实是“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现实是,美国在关键资源和制造业上,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高。专家早就看透,美方想用芯片来换稀土,但骨子里却不接受对等的互利共赢。

所以,特朗普的百般折腾,更像是一种无力的嘶吼。他试图用极限施压的方式来扭转局面,但这种做法在美国经济脆弱的今天,无异于引火烧身,市场对此心知肚明。

未来可以预见,技术管制的常态化将成为大国博弈的新常态。中国的反制体系,虽然强硬,但它提供了一个基于规则和法律的、可预测的对抗框架。而特朗普这种个人化的、表演性的威慑,短期内能制造混乱,长期看却只会不断侵蚀美国的政策信誉和美元的信用根基。

最终决定胜负的,早已不是谁的关税更高,而是谁的权力模式更能适应这个相互纠缠、规则复杂的全球化新阶段。

中国那句“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的表态,背后正是这种模式自信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财经   死局   中国   没想到   稀土   美国   关税   华尔街   市场   管制   情绪   恐慌   公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