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再次被查,不到24小时美方抱怨:中国调查的时机选得太糟!


9月中旬,全球芯片行业再次掀起波澜。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宣布对英伟达公司启动反垄断调查,指控其违反此前做出的承诺。消息一出,英伟达美股盘前股价立即下跌,跌幅一度扩大至2.4%。

这已不是英伟达第一次面临中国的反垄断审查。2019年,该公司以69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芯片厂商迈络思时,就曾接受中国监管机构长达一年的审查。而今次的调查,直接指向英伟达未能遵守当时做出的承诺,这场看似突然的调查,实则早已埋下伏笔。

调查缘由,违反承诺的深层原因

英伟达此次面临调查的核心问题,可以追溯到五年前的一笔收购交易。2019年3月,这家全球GPU巨头宣布以69亿美元收购以色列芯片厂商迈络思(Mellanox)。

这笔交易在当时引起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广泛关注,因为迈络思在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网络互联技术方面拥有重要地位。

由于交易金额巨大,且两家公司在全球GPU加速器和网络互联设备市场占据重要地位,该交易必须获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反垄断机构的批准。经过长达13个月的审查,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终于在2020年4月16日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了这项收购。

当时中方提出了七项明确的限制性条件,包括:不得强制搭售英伟达GPU和迈络思网络互联设备;不得阻碍或限制客户单独购买或使用这些产品;不得在服务水平和价格等方面歧视单独购买的客户等

这些条件的核心目的,是防止英伟达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排挤竞争对手,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然而,英伟达并未完全遵守这些承诺。近年来,英伟达高端GPU对中国市场断供,转而销售性能受限的“特供版”GPU产品。这种行为直接违背了当初“不得阻碍或限制客户单独购买或使用上述产品”以及“依据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向中国市场继续供应英伟达GPU加速器”的承诺。

更深入的分析显示,英伟达可能通过技术手段和商业策略,变相强制客户购买其整体解决方案。

在一些大型数据中心项目中,英伟达被指控将其GPU产品与迈络思的网络互联设备捆绑销售,给竞争对手的产品设置兼容性障碍。这些做法不仅损害了客户的选择权,也对中国本土芯片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中美博弈,芯片战场的交锋时刻

英伟达被调查的消息传出不到24小时,美国官方和业界就传出抱怨声音,称“中国调查的时机选得太糟”,这种迅速的反应在中美科技博弈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仔细分析时间节点,可以发现此次调查发生在中美科技关系的一个敏感时刻。就在调查公告发布的前几天,中美之间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芯片交锋”。9月12日,美国商务部将23家中国科技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些企业覆盖半导体、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等多个关键领域

中方对此迅速作出回应。9月13日,中国商务部连续发布两份公告:一是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40nm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二是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的歧视性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

商务部发言人明确指出,美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华采取的一系列禁止和限制措施,包括301调查和出口管制措施等,这些保护主义做法涉嫌对华歧视,是对中国发展先进计算芯片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的遏制打压。

这场博弈的背后,是全球芯片产业格局的深刻变化。根据最新行业数据,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制造领域的全球份额已飙升至34%,较2023年几乎翻倍。

在模拟芯片领域,中国自给率已超过70%。甚至在美国的家电和汽车产品中,很多芯片已经是中国制造。中国芯片产业的快速成长,为中方在博弈中增添了更多底气。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查还反映出中美科技竞争态势的转变。以往,中国往往处于被动应对的地位,但近年来,中国开始更加主动地运用国内法律法规和国际规则来维护自身利益。从WTO诉讼到反垄断调查,从出口管制到投资审查,中国正在构建一套完整的应对体系。

未来影响,博弈背后的制裁与反制

英伟达此次面临的反垄断调查,可能带来相当严重的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对于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罚款金额可能在原罚款额的2-5倍之间

有分析指出,英伟达可能面临的最高罚款金额可达20.6亿美元至50.15亿美元。这个数字不仅体现了中国反垄断执法的严肃性,也反映出中国市场对英伟达的重要性。数据显示,中国市场需求占英伟达全球收入的20%以上,是其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

除了直接的经济处罚外,此次调查还可能对英伟达的业务运营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不仅是英伟达产品的销售市场,更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英伟达被认定违反反垄断法,可能面临业务限制、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附加处罚。

对中国而言,这次调查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必要之举。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白明表示:“英伟达在华经营,应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坚持公平竞争与合作,摒弃垄断和排他性做法。”这表明中国正在更加自信地运用法律法规工具,维护自身在关键科技领域的发展权益。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中美科技博弈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不再局限于WTO的慢速争端解决机制,而是直接运用《反外国制裁法》进行对等反制。商务部已明确表示,若美方继续升级制裁,中方已准备好将调查范围扩大至FPGA芯片等战略物资。

这种“硬反击+软通道”的组合策略,在捍卫核心利益的同时,为技术谈判保留了转圜余地。中美两国在芯片领域的相互依存度仍然很高,完全脱钩对双方都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未来的博弈很可能呈现出“斗而不破”的特点,即在竞争的同时保持必要沟通与合作。

世界已经变了,美方抱怨“调查时机选得太糟”,不过是在承认一个自己不愿面对的现实:在芯片这场博弈中,时间已经不再只站在美国一边。

信息来源:

英伟达违反中国反垄断法 将被进一步调查——中国新闻网

英伟达美股盘前跌超2%——新京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科技   英伟   美方   中国   时机   小时   芯片   中美   美国   领域   全球   中国市场   商务部   中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