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堵了,欧洲制造崩!德前总理罕见发声:波兰才是幕后推手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沧海阅铭

编辑 | 沧海阅铭

“文内所有信息出自个人媒体

最近许多发往德国、法国的货物卡在波兰的马拉舍维奇枢纽快半个月,集装箱堆得像小山,德国慕尼黑的汽车工厂更愁,2024年上半年宝马、奔驰的本土产量同比下滑了12%,有两条生产线甚至临时停了工,这两件看似不搭边的事,追根溯源都绕不开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

但谁能想到,一直保持沉默的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前不久在接受匈牙利采访时,突然抛出了一个重磅观点:波兰才是俄乌冲突的幕后推手之一。

波兰怎么会和这场冲突扯上关系,它又凭什么能搅动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节奏?

根据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2024年7月发布的数据,今年1-6月德国汽车产量仅为243万辆,同比下降12%,其中面向欧洲内部的零部件供应缺口达18%。

不少车企负责人在公开场合提到,冲突导致的能源价格波动只是一方面,更麻烦的是供应链中断,从乌克兰出口的线束、从俄罗斯进口的钯金(汽车催化器关键原料)都受了影响。

而波兰作为欧洲东部的物流枢纽,又因为频繁炒作俄无人机入侵领空,导致边境查验效率大幅下降,不少运往西欧的零部件卡在边境,工厂只能被迫减产。

中国外贸这边也不好过,中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显示,2024年二季度中欧班列在波兰枢纽的滞留率同比上升了30%,平均滞留时间从3天延长到5天。

货物多堵一天,仓储费、滞港费就要多花数千欧元,原本能按时交付的订单,现在只能跟客户反复协商延期。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指向俄乌冲突的长期化——可默克尔为什么会说波兰是幕后推手?

事情要回到2021年,当时默克尔即将卸任德国总理,为了避免欧盟与俄罗斯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她联合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了一项“欧盟-俄罗斯对话机制”,核心是通过定期会谈解决乌克兰东部的分歧,避免局势升级。

根据默克尔在采访中的说法,这个机制原本有机会成为缓和局势的“安全阀”,但却遭到了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的强烈反对。

波兰当时的理由是“俄罗斯不可信”,认为对话只会让俄罗斯“得寸进尺”,甚至联合其他国家向欧盟施压,要求放弃这一计划,再加上当时新冠疫情的影响,面对面会谈无法推进,最终这个对话机制不了了之。

默克尔在采访中直言,这个未能落地的计划,很可能是后来俄罗斯采取极端行动、发起对乌特别军事行动的一个重要诱因——言下之意,波兰的反对直接堵死了外交解决的可能。

波兰这么做的背后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战略考量,首先是历史创伤,过去几个世纪里,波兰曾三次从地图上消失,最近一次是1939年二战期间,被德国和苏联共同分割占领,这种记忆让波兰对俄罗斯和德国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

2021年默克尔原本计划在“欧洲告别之旅”中访问波兰华沙,与波兰总统杜达会面,可杜达单方面临时更改行程,导致会面泡汤,当时德国媒体就分析,这背后是波兰对德国“主导欧盟”的不信任。

这种对俄德的双重警惕,让波兰从骨子里反对欧盟与俄罗斯缓和关系——在它看来,只有彻底削弱俄罗斯,才能真正保障自身安全。

除此之外,波兰近年来的经济崛起也让它有了更多“底气”,数据显示,1989年波兰人均GDP还不足2300美元,到2023年已经突破2万美元,一跃成为欧盟第六大经济体。

经济实力的提升,让波兰开始寻求更高的地缘政治地位,而“反俄”成了它最好的抓手,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波兰的表现异常积极。

它是第一个向乌克兰提供“豹2”主战坦克的欧洲国家,截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向乌克兰输送了超过200辆装甲车和120门火炮,还多次呼吁北约加强在东欧的军事部署,甚至提出要拦截射向乌克兰或进入波兰领空的俄罗斯导弹。

波兰这么做,一方面是想借乌克兰之手削弱俄罗斯,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反俄急先锋”的身份,在欧盟和北约内部争取更多话语权,毕竟在欧洲,对俄态度强硬的国家不在少数,波兰想借此抱团提升影响力。

波兰还有一层未明说的“领土考量”,乌克兰西部的利沃夫州和沃伦州,历史上曾是波兰的领土,在二战后才划归乌克兰。

有欧洲智库在2023年发布的报告中提到,波兰国内确实存在“收回历史领土”的声音,尤其是在乌克兰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部分政客认为如果乌克兰战败,波兰有机会以“保护少数民族”为由,重新控制这些地区。

这种潜在的领土诉求,也让波兰更希望俄乌冲突持续下去——只有乌克兰陷入长期动荡,它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可波兰没算到的是,自己的激进立场正在失去西方的支持,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今年6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心腹、现任财长贝森特在一场闭门会议上提到,特朗普政府对乌克兰局势“毫无兴趣”。

甚至表示就算俄罗斯对波兰采取军事行动,美军也不会直接介入——言外之意,波兰的安危跟美国没关系。

更关键的是,美国和波兰在2020年签署的《加强防务合作协议》里,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协议中刻意模糊了驻波美军的法律地位,只承诺在波兰西部驻军,避开了靠近俄罗斯的东部边境,还明确回避了“永久驻军”的问题。

这意味着美国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为波兰“兜底”,只是把波兰当作牵制俄罗斯的“棋子”,一旦局势失控,随时可能“弃子”。

欧盟核心国家早就对波兰的激进立场感到不耐烦,波兰的强硬不仅让欧盟在对俄政策上难以形成统一意见,还多次破坏欧盟内部规则。

比如2023年欧盟推出的难民分配协议,波兰以“本国安全无法保障”为由拒绝接受,2024年初,波兰又不顾欧盟反对,单方面对乌克兰农产品实施禁运,理由是“保护本国农民利益”,结果导致乌克兰农产品滞留边境,还引发了欧盟内部的贸易摩擦。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曾在公开场合批评波兰“只顾自身利益,不顾欧盟整体”,甚至威胁要暂停波兰的欧盟资金拨付,这对依赖欧盟补贴的波兰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现在的波兰,其实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它想通过反俄提升地位,却发现美欧都不愿为它承担风险,另一方面,它的激进行动不仅让俄乌冲突难以平息,还把自己拖进了经济困境。

作为欧亚贸易的重要枢纽,波兰原本能从中欧班列、西欧制造业转移中获益,但现在因为边境查验严格、局势不稳定,不少企业开始绕开波兰,选择从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走货。

说到底,波兰原本想借俄乌冲突“渔利”,却没想到自己成了冲突的“推手”,还把欧洲制造、中国外贸都拖进了泥潭。

默克尔的发声,与其说是“指责”,不如说是“提醒”——如果波兰继续一意孤行,不仅会失去美欧的支持,还可能从“反俄急先锋”变成“孤家寡人”,最终得不偿失。

而对做外贸、关注欧洲市场的人来说,看懂波兰的处境,也能更清晰地判断未来欧洲经济的走向,毕竟,只要波兰不改变激进立场,俄乌冲突就难有转机,欧洲制造的困境、中国外贸的堵点,恐怕也会持续更久。

信息来源:VDA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信息来源:PRAVDA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财经   波兰   欧洲   中国   罕见   幕后   外贸   乌克兰   俄罗斯   欧盟   德国   冲突   局势   边境   美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