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这样洗澡,心血管很容易“崩溃”

冷天最舒服的事之一,就是洗个热水澡。热水淋在身上的一刹那,从头到脚都暖和起来了。然而,冬天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洗澡方式不当也是诱发因素之一。

《生命时报》(微信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综合多位专家观点,总结暗藏健康隐患的洗澡习惯,并教你在冬天洗一个安全又舒服的澡。

冬天这样洗澡,心脏易崩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佐岩表示,不良洗澡习惯可能诱发血压波动、心律失常,严重者甚至会晕厥或心源性猝死,以下几种常见的洗澡坏习惯要尽量避免。

水温过高

水温过高会令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心脏负担增加,可能让人感觉心慌,甚至诱发心律失常。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根山表示,浴室内温度高,洗完澡出浴室温度骤降,也容易诱发心梗。

建议:洗澡水温保持在35℃~40℃,与体温接近为佳。

时间不当

错误的时间,如饭后、酒后、运动后或空腹时洗澡,会给心脏带来压力。

饭后立刻洗,消化时会分流一部分血液,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空腹洗澡时血糖往往偏低,让人更易头晕乏力;

剧烈运动或酒后立即洗,可能引发血压、心率剧烈波动,严重时可导致心悸甚至晕倒。

建议:洗澡应与吃饭、运动至少间隔一小时,饮酒者最好等酒醒后再洗。

洗得太久

长时间洗澡会使皮肤血管持续扩张,大量血液涌向体表,脑部和心脏供血减少,从而引发头晕、心慌,甚至心律失常或晕厥。

建议:尽量控制在10~15分钟内,老人或心脏功能不佳者应酌情缩短。

洗澡过于频繁

浙江省中医医院中医经典病房医疗组长童霄娟表示,冬季气候寒冷,人体腠理闭合,阳气内敛收藏。若经常洗澡,会使腠理开泄,阳气外越,卫外功能失职。这样一来,风寒湿等外邪就容易乘虚而入,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体质较弱、气血不足的人本就阳气不足,更经不起频繁洗澡带来的消耗,容易越洗越虚、越洗易生病。

建议:冬季出汗少,一周洗2~3次即可。

浴室湿度过高

许多人洗澡时喜欢紧闭门窗,导致浴室内闷热缺氧。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感到胸闷、心慌,心脏供氧不足会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建议:保持浴室通风,如打开排气扇或留条门缝,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潮湿的浴室中。

站立太久

长时间站着淋浴,会使下肢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淤积在腿部,使脑部供血减少,导致头晕目眩,甚至晕倒。

建议:尤其是心脏不好者、老年人,备一个防滑浴凳,感到不适时可坐下休息,避免发生意外。

天冷洗澡遵循几个步骤

天气寒冷,洗澡时很容易造成血压波动,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1

洗前/后补充水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建议,洗前喝杯温水,帮助腹腔温暖起来,抵御一定程度的寒冷。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江海涛表示,洗完澡也应喝一些水,但不要大口喝,以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脏负担。


2

洗澡前先“体检”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刘琼表示,洗澡前要确保身体没有任何不适。刚吃完饭、服完药,或是感到困倦、身体乏力、头晕恶心时,应休息一会儿再洗澡,以免潮湿闷热加重症状。


3

身体和浴室都要“预热”

江海涛建议,洗澡前15分钟开暖风或提前5分钟开浴霸,确保浴室温暖,使温度保持在25℃左右。洗澡前也最好先热热身,比如原地踏步、扭腰、搓脚。


4

洗澡时不要锁门

长时间站立洗澡可能会感到力不从心,很容易晕倒、滑倒,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锁门,以免发生意外时影响及时救助。

5

正确的洗澡顺序

张海澄建议先冲洗身体,帮助全身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直到身体完全适应水温后再洗头。这是因为气温低时,脱衣后血液会集中在头部和内脏,若立即洗头,可能使头部血液流动不畅。

6

洗完要注意保暖

刚洗完澡,室温骤降会使血管受冷收缩,血压升高,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洗完澡立刻擦干身体、吹干头发,防止着凉感冒。披好浴巾,或在浴室里提前换好衣服。

来源:生命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养生   心血管   冬天   建议   心脏   浴室   身体   水温   心律失常   血液   阳气   腠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