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40亿出让中国控股权:洋品牌神话让位于本土规则

11月4日,星巴克中国与博裕资本的股权交易尘埃落定:博裕以40亿美元获得合资公司60%控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及品牌、配方等核心IP所有权,其中国业务总估值超130亿美元。这场交易的背后,是星巴克"躺赢"时代的终结,更是中国消费市场格局的深刻剧变。

曾几何时,星巴克以"第三空间"概念定义中国咖啡文化,2017年市场份额高达42%,商场曾以低租金争抢其入驻。但如今,本土品牌的围剿让其腹背受敌:瑞幸以2.7万家门店实现规模反超,幸运咖将拿铁价格压至6.9元,古茗等茶饮品牌也跨界分流客群。

市场逻辑已彻底改写。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突破2400亿元,62%消费者将"质价比"列为首选,上海写字楼15元以下咖啡订单占比已达51%。星巴克坚守的30元以上价格带遭遇重创,2023至2025财年同店销售额连续负增长,2025财年客单价下降5%,陷入"营收微增、盈利承压"的困境。

自救乏力的星巴克最终选择"借船出海"。深耕本土消费的博裕资本,既手握蜜雪冰城的下沉经验,又具备北京SKP的高端运营能力,恰是星巴克所需。双方定下目标:将门店从8000家扩至2万家,主攻中小城市,推进轻量化门店与数字化创新。

这并非外资餐饮首次"让权"。麦当劳、肯德基此前均通过出售股权引入本土资本,凯雷投资麦当劳中国更获6.7倍回报。但星巴克的交易仍具标志性——它标志着"洋品牌崇拜"彻底褪色,本土资本开始主导市场规则。

不过,隐患仍存:星巴克需平衡全球品牌调性与本土下沉需求,博裕则要在5-7年退出周期内实现资产增值。这场豪赌能否成功?

你觉得星巴克能放下身段适应下沉市场吗?博裕能复制麦当劳的资本神话吗?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美食   中国   本土   洋品牌   规则   神话   麦当劳   资本   品牌   股权   咖啡   市场   美元   腹背受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