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了一口白色颗粒,他瞬间懂了奶奶的爱。这篇刷屏的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道出隔代亲最催泪的真相。

湖南娄底初三学生龙睿熙最近因为一篇作文上了热搜,这篇题为《藏在罐子里的爱》的作文,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了大量转发和评论。

龙睿熙在当地一所中学读初三,平时性格比较腼腆,喜欢看书和打球,对于作文突然火了这件事,他自己也挺意外的,他说当时写这篇作文时,只是想把对奶奶的思念写下来,没想别的。

作文开头写的是一个秋夜,龙睿熙抬头看星星,想起妈妈说过,善良的人走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守护地上的人,他就在想,哪一颗是奶奶呢?

接着他回忆了小时候在乡下的生活,那会儿他还小,话都说不利索,整天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有个炎热的下午,他溜进厨房,看见奶奶在忙活,橱柜顶上放着一个罐子,他踮起脚想拿,但够不着。

奶奶好像背后长了眼睛,马上放下手里的活儿,擦干手走过来,把他抱到一旁,然后她转身取下那个罐子,用小勺子舀了一点白色颗粒喂到他嘴里。

甜的,那种滋味他记到现在,后来才知道,那是糖。
从那以后,奶奶每天都会喂他一点糖,他开心,奶奶脸上也乐呵呵的。

再后来,他跟着父母到城里读书,有一次在厨房看到类似的罐子,他兴奋地打开尝了尝,却发现装的是盐,味道发苦。

他在作文里写道:“那一刻我才明白,小时候罐子里装的不只是糖。”
如今奶奶已经去世了,作文最后,他写道:乡下的月亮依然很圆,月光照着后山的土地,也照着院子里的人。

“可隔着一层薄薄的土,亲人就再也见不到了。”这句话被很多网友反复提起。
龙睿熙的语文老师给这篇作文打了45分(满分50分),评语是“情感真挚、文字干净”,老师说,这篇作文最打动人的地方,是那些具体的生活细节。

作文走红后,有媒体去采访龙睿熙,他说话还是有点不好意思,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这篇作文,想了想又补充道:“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对亲人的思念吧。”

龙睿熙现在依然每天正常上课、看书、打球,跟其他初三学生没什么区别,他说会继续写作,把生活中那些值得记录的瞬间都写下来。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回头看看,珍惜那些深深爱过我们、以及我们正在爱着的人。

这篇关于奶奶的作文走红后,吸引了大量网友在新闻下方留言,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故事,表达被文字触动的感受。
“这孩子写得真好啊,我一个大老爷家看着看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我想起我外婆了,她以前也总把好吃的藏在柜子里留给我。”
“破防了,真的破防了!‘只是一层薄薄的土’,这句话太有力量了,那种失去至亲的无力感一下子就涌上来了。”
“最打动的我的是那个细节,奶奶没关水龙头就过来抱他,老人家对孙子的爱,就是这么直接,什么都不如孩子重要。”
“我和作者有几乎一模一样的经历!我小时候也把盐当成糖过,当时觉得奇怪,长大后才知道,那是奶奶走后,家里再也找不到她给我的那种‘甜’了。”
“45分?这分数打低了吧!我觉得这篇作文应该有满分,真情实感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动人,老师应该多鼓励这样的创作。”
“看完赶紧给我奶奶打了个电话,她八十多了,接起电话很高兴,谢谢这篇文章提醒我,爱要及时表达,不要等‘物是人非’空留遗憾。”
“文字很朴素,但画面感极强。我脑子里都能浮现出那个炎热的下午,奶奶的小厨房,和那个踮着脚的孩子。优秀的作品就是这样,能让人身临其境。”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这个孩子不仅文笔好,情商更高,懂得感恩和怀念,他父母和老师把他教育得很好。”
“作为语文老师,我看到这篇作文很欣慰,它告诉我们,写作的素材就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孩子们不需要编造惊天动地的故事,能把身边的情感和细节写好,就是好文章。”
“娄底老乡来点赞!为这个有才华又重感情的小伙子感到骄傲!”
“泪目了。让我想起一句老话: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对于奶奶带大的孩子来说,也是如此。”
“希望这个小朋友能一直保持这份纯净和感恩的心。未来的路很长,这份美好的记忆会成为他宝贵的精神财富。”
读完了这篇作文和网友们的分享,最触动你的一个细节是什么?
官方信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25-11-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