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每年一度的格拉斯顿伯里(Glastonbury Festival),是英国乃至全球最大的摇滚音乐节。这场属于乐迷们的摇滚盛宴,却在今年,因为一支朋克乐队的演出,彻底点燃了外交、舆论与政治的多重火药桶。
乐队主唱鲍勃·维兰玩跳水
在舞台上,这支乐队高呼“以色列国防军去死”“自由巴勒斯坦”,舞台下面,是密集挥舞的巴勒斯坦旗帜和数万观众的呼应。
但不到48小时,他们便遭遇了全球化音乐生涯中最严重的反响:英国首相斯塔默公开批评,英国警察开启了乐队是否存在“言论犯罪”的调查,而美国更是直接吊销了他们的签证:乐队接下来的美国巡演彻底凉了。
这支乐队名为鲍勃·维兰(Bob Vylan),主唱帕斯卡尔·罗宾逊-福斯特(艺名 Bobby Vylan)与鼓手组成的朋克二人组一向以激进立场和政治歌词闻名。但这一次,他们在舞台上表达愤怒的音乐,被部分政界人士和评论者认定为“仇恨言论”。
美国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兰道(Christopher Landau):“美化暴力和仇恨的外国人不是我们国家欢迎的访客。”
美国副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兰道
6月29日,兰道在X(原推特)平台公开宣布:由于鲍勃·维兰在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中带领观众高呼“以色列国防军去死”,美国国务院已吊销乐队成员赴美签证。
这意味着,原计划在10月计划在北美巡演的鲍勃·维兰,将无缘美国各地舞台。
事实上,这场在英国格拉斯顿伯里演出带来的风暴,当晚就已经在美国政坛开始酝酿。
美国保守派政客和反仇恨组织迅速表态:佛罗里达州共和党众议员兰迪·费恩(Randy Fine)在X平台发文:“这个反犹太主义者的签证必须被吊销。”
共和党参议员泰德·克鲁兹(Ted Cruz)直接分享演出视频并评论:“真恶心。这就是民主党的根基?”非营利组织“停止反犹主义运动”公开呼吁美国政府阻止其入境,称其“煽动仇恨暴力”。
可以说,这是一次由社交媒体引爆、由政界推动、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跨国舆情与政策联动。
面对巨大的反弹与禁令,主唱罗宾逊-福斯特并未道歉,反而在Instagram上发文“加倍下注”:“我说了该说的。”
在他眼中,这不仅是一场音乐演出,更是一种政治表达和社会抗议。他还提到,当天演出结束后,手机被支持与攻击的信息“炸响”。他描述了女儿在家中填写学校调查问卷的场景,强调“让孩子学会为改变发声,是我们塑造更好世界的方式。”
在他眼中,从学校午餐到中东政策,一切都可以也应该被挑战。
这场风波也席卷了演出主办方与英国最主流的媒体:BBC曾全程直播鲍勃·维兰在格拉斯顿伯里的表演,但事后紧急下架回放,仍因未及时切断直播而受到舆论抨击。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主办人艾米丽·伊维斯也罕见发声,称这场表演“严重越界”,并重申音乐节不容忍任何反犹太主义或暴力言论。
目前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所在地莱文和萨默塞特郡警方表示,正在调查现场视频是否涉及“刑事违法”。在审查了录像后,当地警方已指派一名高级侦探调查这两人的言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埃文和萨默塞特警方在官方声明写道:“目前,此事已被记录为公共秩序事件,我们的调查尚处于初期阶段。”调查将以证据为导向,并将仔细考虑所有相关法律,包括与仇恨犯罪相关的法律。”
成立于2017年的鲍勃·维兰,从一开始就把愤怒、社会批判和DIY精神刻入基因:他们的代表作包括《We Live Here》《Britain Makes Me Violent》《GYAG》等;
内容涉及阶级、住房危机、警察暴力、殖民历史、种族主义和父权文化;2022年MOBO音乐奖“最佳另类音乐表演”,并被视为英国朋克复兴浪潮的代表之一。
主唱曾表示,他们的作品“对音乐行业来说太极端”,发行首专时几乎无人愿意合作。如今,他们却用极端表达获得了最极端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大门对他们关闭了。
鲍勃·维兰的表演究竟是正义呐喊,还是仇恨宣言?美国吊销签证的行为,是国家立场的宣示,还是言论自由的压制?
这场风波没有简单的黑白答案,却映照出音乐与政治、艺术与道德、自由与边界之间愈发紧张的关系。当“从河流到大海”的口号回响在舞台与群众中时,如今的格拉斯顿伯里不再只是嬉皮士的天堂。而在一纸禁令下,鲍勃·维兰已经不仅仅是一支朋克乐队。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请勿转载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