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新规一出,全网炸锅了!
自己办的比赛才管得着,火爆全网的“XX超”联赛根本不理它——这波操作,是不是来得有点晚?
人家民间赛事都热火朝天打半天了,足协突然拿着小本本跑过来说:“我来立个规矩”。
网友纷纷吐槽:这不像极了饭都吃完了,你才跑来教人怎么炒菜?而且你自己炒的菜……好像也不太香啊!
从去年开始,各地的民间足球联赛就像开了挂一样,一个接一个火出圈。
比如贵州的“村超”,全村老少齐上阵,踢的是热血沸腾,看的是人山人海;
还有佛山“西甲”,民间球队PK激烈,氛围不输职业赛场;
更别说甘肃县域足球赛,连村里大爷都组队报名,视频刷爆抖音。
这些比赛没足协插手,反而办得接地气、玩得真实,球迷乐意看、愿意传。
贵州村超壮观现场
反观足协,这几年职业联赛热度下滑,国家队成绩也一言难尽。
这时候出台一个“管理办法”,只约束自己旗下赛事,确实被不少人调侃是“刷存在感”。
但话说回来,足协是不是真的就没戏了?
未必。关键在于它能不能转变思路——从“管”变成“助”。
有网友就说得挺在理:
“足协与其忙着立规矩,不如学学人家文旅局、地方政府,好好想想怎么服务民间足球。”
比如提供裁判培训、场地支持、赛事备案,甚至帮助打通商业合作。
不是非要你上来就控场,而是搭台子、给资源,让民间力量继续发光。
足球的真正土壤,永远在民间。
就像很多网友说的:
“如果比赛没人看、没人踢,定一千条规矩也没用;但如果民间自己玩火了,足协该做的是顺势而为,而不是另起炉灶。”
其实足协完全可以换个角色出场:
做民间赛事的“服务者”,而不是“管理者”;
做足球文化的“推动者”,而不是“控制者”。
比如建立民间赛事认证体系、提供专业培训资源、协助做好赛事保障等等——这些实实在在的支持,比发一纸文书有用得多。
说到底,中国足球需要的不是一纸公文,而是一种共识:
让足球回到大众身边,让喜欢它的人真正参与进来。
不管是职业的还是民间的,能让大家愿意踢、愿意看、愿意聊,就是好事。
你怎么看?
足协是该继续加强管理?
还是彻底放手,转型服务?
评论区等你!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