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月亮
编辑| 王红
初审|文瑞
还记得那个在台湾演艺圈风光无限的李威吗?四年前突然从荧幕上消失,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想过平静生活,谁能想到背后竟然藏着这样一桩骇人听闻的命案。
2025年11月25日,法庭上坐着的李威夫妇面容憔悴,妻子简瑀家几度崩溃,连抬头看主犯王薀一眼都做不到。

这对昔日光鲜的明星夫妻,究竟在那个精舍里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一条人命在他们眼前消逝,他们却选择了沉默?

李威今年45岁,曾经是台湾娱乐圈的一线男星,演过不少热门电视剧,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四年前他做了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直接退出演艺圈,彻底从公众视野里消失。

当时媒体各种猜测,有人说他想转型做生意,有人说他要专心陪家人,谁也没想到真实原因是加入了一个神秘的宗教组织。
这个组织的领袖叫王薀,自称是活佛转世,在圈子里很有影响力。
李威夫妇最初接触王薀,是因为妻子简瑀家的身体状况。

简瑀家一直有妇科方面的困扰,看了不少医生都没什么效果。
王薀见到她之后,竟然能准确说出她的病症,这让夫妻俩觉得太神奇了。
简瑀家去医院检查,结果跟王薀说的一模一样,这下两人彻底信服了。

李威父亲做生意,有次投资失败亏了不少钱,这事还没公开,王薀就提前知道了。
连续几次"神准预测"让李威深信王薀真的有特殊能力,不是普通的宗教人士。
他开始频繁参加王薀举办的活动,慢慢成了教会的固定成员。

简瑀家看丈夫那么投入,自己也跟着加入进去。
演艺圈的工作需要经常抛头露面,各种应酬活动也多,李威觉得这些跟自己的信仰产生了冲突。
王薀经常讲要放下俗世的名利,专心修行才能得到真正的平静。
李威思考了很久,做出了退圈的决定。

他放弃了辛苦打拼多年的事业,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参与教会活动,帮王薀处理各种事务。
外人看来这是个疯狂的选择,但对当时的李威来说,这是他认为最正确的人生道路。

2024年7月的某个晚上,精舍里发生了一件改变所有人命运的事。

受害人蔡某是教会的信徒,那天被王薀叫到精舍。
具体原因外界说法不一,但结果是王薀当众指责蔡某,说他犯了严重错误,需要接受惩罚。
这种体罚在教会里并不少见,王薀经常用这种方式"教育"信徒,大家都习以为常。

精舍的空间不算大,中间只用屏风简单隔开。
施暴现场在一边,简瑀家那晚在另一边做校对工作。
她后来在法庭上说自己戴着耳机,专心在整理文件,对隔壁发生的事并不清楚。

这个说法听起来很合理,但法官明显不太相信,因为屏风隔音效果很差,蔡某的求饶声整个精舍都听得到。
王薀指使了好几个信徒对蔡某动手,这些人都是教会的核心成员,平时对王薀言听计从。
他们对蔡某拳打脚踢,用各种方式折磨,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

蔡某不停地求饶,声音越来越微弱,但没有人敢停手,因为王薀没有发话。
李威那晚也在精舍,他声称自己只是底层成员,没有资格参与这种"仪式",只能在旁边看着。
三个小时后,蔡某已经没有了反应。

有信徒把他从施暴区域拖到简瑀家工作的地方,简瑀家亲眼看到蔡某被拖过去,身上到处是伤痕。
她当时心里很害怕,但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继续低头做自己的事。
她后来解释说,在教会里大家都很守规矩,王薀没离开之前,其他人不敢擅自行动,这是不成文的规定。

蔡某最终死在了精舍里,死因是长时间遭受严重体罚导致身体承受不住。
整个过程中没有人报警,没有人叫救护车,所有在场的人都选择了沉默。
这起命案涉及13个人,王薀是主犯,其他人程度不同地参与或目睹了整个过程。


11月25日的庭审现场气氛紧张,简瑀家作为污点证人出庭作证。
她穿着朴素的衣服,脸色苍白,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不堪。
法官开始询问案件细节时,她的声音就开始发颤,说几句话就要停下来调整呼吸。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简瑀家全程不敢看王薀,眼睛始终盯着地面或者法官。
有记者注意到,每当法官提到王薀的名字,简瑀家的身体就会明显紧绷,手指紧紧攥着衣角。
她好几次试图开口陈述当晚的情况,但话还没说完眼泪就流了下来,整个人处在崩溃边缘。

法官问她为什么看到蔡某被拖行却不施救时,简瑀家的回答显得很矛盾。
她说自己当时戴着耳机,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但又承认听到了求饶声。
她说出于礼貌不敢在王薀之前离开精舍,这个理由听起来很荒谬,一条人命比礼貌重要得多,但这就是她给出的解释。

庭审进行到一半,简瑀家突然情绪失控,整个人瘫软在证人席上。
法官不得不暂停审理,让她到旁边休息。
工作人员拿来水和纸巾,她接过来的手一直在抖,喝水时杯子碰到牙齿发出轻微的响声。

旁听席上有人小声议论,说她这是心虚的表现,也有人觉得她可能真的被吓坏了。
休息了十几分钟后,简瑀家勉强恢复了一些,继续接受询问。
法官问了个很尖锐的问题,是不是担心指证王薀会遭到"果报"。

这个问题戳到了简瑀家的痛处,她沉默了很久才开口,说自己确实有顾虑,因为王薀曾经帮助过她,她觉得欠了人情。
法官当场指出,果报是由天决定的,不是王薀能控制的,这番话让简瑀家愣住了,半天没有反应。
简瑀家在法庭上的表现引发了很多讨论。
有人同情她,觉得她也是受害者,被王薀精神控制了多年,现在站出来指证已经很不容易。

也有人质疑她,认为她明明看到了犯罪过程却选择沉默,事后还帮着商量对策,跟帮凶没什么区别。
她自己坚称没有参与杀人,只是个旁观者,但这个"旁观者"的身份到底意味着什么,法律会给出答案。

李威和简瑀家在法庭上都强调自己是底层成员,在教会里没什么地位,对王薀的决定没有发言权。

李威说那晚他确实在场,但只是站在角落里,没有直接动手伤害蔡某。
他说王薀让谁上就谁上,轮不到他这种小角色参与核心"仪式"。
这个说法听起来像是在撇清关系,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王薀和其他施暴者。

简瑀家的辩解更加细致,她详细描述了自己当晚的工作状态。
她说自己在屏风另一边校对文稿,戴着耳机听音频,注意力都在文件上。
她承认听到了声音,但因为不知道具体情况,以为只是普通的"教育"过程,不敢贸然打扰。

她特别强调了教会里的等级观念,说下面的人必须遵守规矩,王薀不发话,谁也不能擅自离开。
这对夫妻的说法在法庭上遭到了激烈质疑。
检方律师指出,精舍空间那么小,屏风隔音效果几乎为零,简瑀家不可能听不到施暴的声音。

耳机这个说法更站不住脚,如果真的专心工作,为什么又能听到求饶声?如果听到了求饶声,为什么不立即采取行动?检方认为他们是在编造谎言,试图把自己塑造成无辜的旁观者。
李威承认案发后王薀召集大家商量对策,这个细节很关键。
商量对策意味着所有人都知道出了人命,都在想办法掩盖真相。

李威说当时气氛很压抑,大家都很害怕,王薀要求所有人保密,不许向外界透露任何信息。
他们答应了,回家后也没有报警,就这样过了好几个月,直到警方介入调查。
辩护律师试图为他们争取从轻处罚,理由是他们最终选择了配合调查,主动提供了案件细节,属于坦白从宽。

李威夫妇作为污点证人,他们的证词对定罪王薀和其他主要施暴者很重要。
辩方强调他们没有直接参与施暴,在整个过程中更像是被动的在场者,主观恶意相对较小。
检方不接受这个说法,认为在场却不施救本身就是犯罪。
蔡某被折磨了三个小时,期间有无数次机会可以阻止悲剧发生,但包括李威夫妇在内的所有人都选择了袖手旁观。

他们事后不报警,还参与商量对策,这些行为都构成了包庇罪。
检方要求法庭对所有涉案人员从严判决,不能因为明星身份就网开一面。

王薀这个人很会经营自己的形象,他自称是活佛转世,掌握着普通人无法理解的智慧和能力。
教会刚成立的时候,他主要通过"预测"来吸引信徒。

他会在交谈中透露一些看似神秘的信息,等信徒验证后发现准确,就会对他产生信任。
李威夫妇就是这样被吸引进来的,简瑀家的病情和李威父亲的投资失败,王薀都提前"预知"了,这让他们深信不疑。
教会的日常管理很严格,王薀建立了一套等级分明的体系。

核心成员有特权,可以参与重要决策,普通信徒只能服从安排。
李威夫妇虽然是明星,但在教会里地位不高,这跟他们加入时间短有关,也跟王薀的刻意安排有关。
王薀知道怎么打压人的自尊,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还不够格,需要更努力地修行才能得到认可。

王薀经常组织集体活动,让信徒们住在一起,吃住都在精舍。
这种封闭式管理让信徒跟外界联系越来越少,思想逐渐被王薀影响。
他会在讲课时灌输各种理念,比如要放下俗世欲望,要绝对服从师父,违背师父就会遭到"果报"。

这个果报的概念很模糊,可以是生病,可以是破财,也可以是更严重的灾祸,反正就是让人心生恐惧。
体罚在教会里很常见,王薀说这是"清理业障"的必要手段。
信徒犯了错,轻则罚跪罚站,重则挨打受辱。

大家都习惯了这种方式,觉得这是修行的一部分。
蔡某那天遭受的待遇,在程度上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但性质上跟平时的体罚是延续的。
这就是为什么其他人看到了却不觉得需要阻止,在他们的认知里,这只是"教育"的升级版。

王薀还利用信徒之间的相互监督来巩固控制。
他鼓励大家检举彼此的"不当行为",谁表现不好就当众批评,让其他人引以为戒。
这种氛围让信徒之间产生了隔阂和不信任,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生怕被盯上。

李威夫妇在这种环境里待了四年,思维方式已经被深度改造,很难再用正常人的逻辑去判断是非。
案件曝光后,很多人疑惑为什么这些信徒会如此盲目。
心理学家分析,邪教组织的精神控制往往循序渐进,起初可能只是些看似合理的要求,慢慢升级到违背常识的地步。

等信徒意识到不对劲时,已经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感情,很难轻易脱身。
王薀恰恰深谙这套手法,他用所谓的"神通"建立威信,用严格的规矩限制自由,用恐惧的心理压制反抗,一步步把信徒变成了傀儡。

李威夫妇的案子不是孤立事件,这些年类似的新闻时不时就会出现。

有人打着宗教旗号敛财,有人利用信仰进行精神控制,甚至发展到侵犯人身自由的地步。
这类组织往往把目标锁定在有一定经济基础但精神空虚的人群,用看似高深的理论和神秘的能力吸引他们加入。
台湾的宗教环境比较宽松,各种大大小小的团体都有生存空间。

这本来是好事,信仰自由是基本权利,但监管不到位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王薀的教会存在了好几年,期间肯定有不少信徒遭受过不公正待遇,但没有人站出来举报。
一方面是因为信徒被精神控制,不认为自己受到了伤害,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关部门的监管存在漏洞。

演艺圈的人为什么容易被这类组织吸引?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长期处在高压环境中,需要释放压力,寻找精神寄托。
李威退圈前拍戏很辛苦,各种压力让他身心俱疲。
王薀给他描绘了一幅平静祥和的画面,让他觉得找到了人生新方向。

很多明星都有类似经历,他们有钱有名,但内心的空虚和焦虑反而更严重,这给了邪教组织可乘之机。
教育的缺失也是问题之一。
很多人对宗教和邪教的区别认识不清,分不清正常的信仰活动和精神控制。

正规宗教讲究自愿,尊重个人选择,不会用极端手段约束信徒。
邪教恰恰相反,它们强调绝对服从,剥夺独立思考能力,用恐惧和承诺来操纵人心。
如果学校和家庭能够加强这方面的教育,让年轻人具备基本的辨别能力,类似悲剧或许可以减少。

法律的震慑作用需要加强。
王薀和其他涉案人员如果得到应有的惩罚,能够给潜在的犯罪分子敲响警钟。
这起案件涉及13个人,如何定罪量刑将成为重要的法律先例。

李威夫妇虽然没有直接施暴,但他们的不作为是否构成犯罪?污点证人的身份能否成为减轻处罚的理由?这些问题的答案会影响到未来类似案件的处理。
媒体的监督不能缺位。
蔡某的死如果不是因为警方介入,可能会被永远掩盖。

新闻记者需要保持敏锐度,关注社会阴暗角落发生的事情,及时曝光违法行为。
公众也要提高警惕,发现身边有人陷入可疑组织,要尽力劝阻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每个人都有责任维护社会安全,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李威夫妇的故事让人唏嘘,一个曾经前途光明的演员,一段看似美满的婚姻,最后都栽在了盲目的信仰上。
他们现在站在被告席上,面对的是法律的审判和舆论的质疑,当初退圈时的平静和虔诚早已不复存在。

这个案子给所有人提了个醒,信仰可以有,但要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任何要求你放弃判断力的组织,都值得警惕。
希望法律能给蔡某一个公道,也希望更多人能从这个悲剧中吸取教训,不要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
信息来源: 台湾地方法院公开庭审记录(2025年11月25日) 台湾检察机关案件通报 台湾主流媒体法庭旁听报道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