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中国酒业协会与古井集团的一次座谈交流中,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明确阐述了当前白酒行业术语规范化改革的主要方向与深层思考。此举被视为行业协会积极适应消费变革、破除沟通壁垒、引领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宋书玉指出,当前中国酒业协会正从三个方面大力推进行业术语的规范化变革:
其一,以“勾调”取代“勾兑”,重塑工艺认知。为消除公众因“勾兑”一词可能产生的误解,协会正式推广使用“勾调”这一表述,旨在更准确体现白酒酿造中“精心调配”的传统技艺与科学内涵,突出其技术性和艺术性。
其二,淡化“香型”分类,鼓励“品牌+风味”表达。协会逐步引导企业不再过度依赖香型作为产品划分的唯一标准,转而强调以品牌个性与风味特征定义产品,推动企业构建更具识别度和消费共鸣的特色产品体系。
其三,重构酒精度分类,强调风味本质。协会拟调整饮料酒分类标准,将酒精度≥25%vol的产品统归为“高度酒”,并建议企业不再刻意强调“低度”概念。其目的是引导行业聚焦于酒体风味的提升与创新,而非纠结于酒精度数字的高低,推动企业回归风味本质,践行“高度酒、轻松饮”的现代消费理念。
宋书玉强调,这一系列术语变革并非简单的名称调整,而是推动白酒行业从“生产导向”真正转向“消费导向”的战略举措。他表示,协会将持续加强对消费端的服务,鼓励名酒企业主动与消费者对话,成为新饮用场景的定义者和风尚引领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术语体系的革新有助于消解长久以来存在于白酒与消费者之间的认知隔阂,是行业对接新消费、拥抱年轻群体的关键一步,也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传播奠定了更清晰、更现代的语言基础。
■ 名酒观察
术语之变,变的不仅是说法,更是思维。中国酒业协会此番推动的术语规范化,实则是一场面向未来的行业启蒙——它预示着白酒产业正以更开放、更自信的姿态,走向一个由消费者和风味共同定义的新时代。
更新时间:2025-09-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