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再次延期,特朗普想请中方帮个忙,连美对华称呼都变了

赶在关税休战期最后一天,特朗普签署了行政令,将其再度延期,美方想请中方帮个忙,中方帮不帮呢?

当地时间8月11日,美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将对中国的关税暂停措施再延长90天。这是落实瑞典谈判成果的重要一步,美方对此十分看重,因为特朗普有件事想请中方帮忙。

在签字的前一刻,特朗普向中方提出了一个请求,他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呼吁中国“尽快将美国的大豆订单增加四倍”,还承诺为中国提供“快速服务”。看得出,特朗普非常希望美国大豆赶快回到中国市场了。

根据最近的贸易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购买美大豆的情况简直可以用“坐过山车”来形容,1、2两个月,受特朗普胜选影响,中国买家因为担心对等关税,提前集中囤积美大豆,光这两个月,美国进口大豆就多达913万吨,同比激增84.1%。3月份,中方对美大豆加征10%关税,美大豆竞争力骤降,进口量开始锐减。到了6、7两个月,来自中方的采购几乎清零,到现在为止,中国都未签订任何年度秋季美国新豆订单,为2005年以来首次延迟采购,这一反常现象令美农民十分担忧。

特朗普虽然没说,但他的内心很焦虑,美国农场主是助他登上总统之位的关键群体,尤其是大豆主产区,如艾奥瓦、伊利诺伊,是共和党的的传统票仓。竞选时他曾承诺通过减税和取消遗产税来降低家庭农场的经营压力,还宣称农民将成为“贸易政策调整的最大受益者”。

但当他的关税政策真正落地后,中国、欧盟等都采取了报复措施,反而导致美国大豆价格跌至近十年最低,库存升至二十年高位,农民收入锐减30%以上,陷入“种得越多亏得越多”的恶性循环,部分农场面临着2027年破产的风险。再加上“大而美法案”削减了医疗补助和食品券,导致24.4万纽约州农民失去了医保,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农民公开反对关税,甚至有人发出了倒戈其他阵营的言论。

特朗普说是要求中方三倍增购美大豆,但言辞之间的恳切已经溢出来了,这是一次“急救式喊话”,目的是向选民展示其解决农业问题的能力,并安抚农民情绪。而他的态度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美国对中国的认知也变了。

过去,美国将中国定义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挑战者”,但这种渲染更多的是为了以意识形态孤立中国,方便美国拉帮结派对付中国。现在美国认真了,日前,美财长贝森特表示“中国是美国在经济和军事方面最大的竞争对手”,不仅如此,连对中国的称呼都变了,变成了“新的存在”,这说明中国打破了美国对对手的认知。

贝森特称,在历史上,美国在经济方面有盟国这样的竞争对手,在军事方面有苏联这样的竞争对手,但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是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而且拥有和美国完全不一样的经济模式,现在还在跻身向上游价值链。

面对这样的一个对手,美国从特朗普第一任期到现在,用了各种方法都没能压制住,特朗普大张旗鼓的关税战最后变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心态不转变是不可能的。事到如今,特朗普身陷三重困境,经济层面,农业产业链濒临崩溃,农民生存危机倒逼政策调整;政治层面,中期选举迫近,传统票仓流失威胁到执政根基;战略层面,全球大豆格局重塑,美国丧失主导权,而中国已掌握替代选项,美国无法要挟中国。现在特朗普也只能对中国说软话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4

标签:财经   中美   关税   中方   美国   中国   大豆   农民   经济   层面   美方   伊利诺伊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