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养情妇,挂国产标牌、却赚国资送美国!千亿国企竟早被美国控股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从每个中国人餐桌上的一根火腿肠,到总资产高达430亿的肉业帝国,双汇曾是国人心中当之无愧的"民族品牌"。

而在2021年,长子万洪建一纸檄文,不仅曝光了父亲万隆包养情妇20年、私藏2亿美元逃税款的私德败坏,更揭露了一个令人心寒的真相。

原来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国民企业,早在2006年就已悄然落入美国资本掌控,每年数十亿利润通过精心设计的"高买低卖"源源不断流向海外。

从国企改制时20.1亿的"贱卖",到如今55%净利润归属境外股东,双汇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外资的"提款机"?而这场家族内斗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利益博弈?

时间回到1984年,44岁的万隆接手漯河肉联厂的时候,这家工厂已经半年没冒过烟了。工人们都在家里待着,厂子资不抵债,眼看就要关门大吉。

万隆带着大伙儿从最基础的活儿干起,杀猪宰牛,做点外贸生意,勉强维持生计。到了1992年,他瞅准时机推出了双汇火腿肠,这一招可真是押对了宝。

短短三年时间,双汇就从一个地方小厂跻身行业前三,1998年更是风光无限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肉类第一股"。

可谁能想到,这么一个白手起家的民族品牌,在2006年的国企改制中却被贱卖了。

当时的双汇发展市值已经达到95亿元,光是手里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就值34个亿。更别提"双汇"这块金字招牌,专业机构评估价值高达106亿元。

集团虽然净资产只有15.2亿元,但年净利润有5.6亿元,按照食品行业通常的10倍市盈率来算,整体估值怎么着也得超过50亿元。

结果高盛和鼎晖投资通过在香港注册的罗特克斯公司,仅仅花了20.1亿元就把双汇集团100%的股权收入囊中。

这个价格连双汇品牌价值的零头都不到,更别说那些实实在在的资产和每年数亿的利润了。

外资拿到控制权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疯狂分红。2006年到2008年这三年间,双汇发展把超过86%的净利润都拿来分红。

高盛和鼎晖光靠分红就拿回了6.86亿现金,相当于收回了三分之一的投资成本。

到了2009年,分红比例更是达到了令人咋舌的90.26%,几乎把当年赚的钱全部分光了。业内人士直接批评这是"竭泽而渔",把一个好好的企业当成了提款机。

这种做法让人看了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一个从废墟里爬起来的民族企业,几代人的心血,就这么被外资用白菜价收购,然后疯狂榨取利润。

那些曾经为双汇发展流汗出力的老职工,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品牌被这样糟蹋,心里该有多难受。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外资的胃口远不止于此,他们通过更加隐蔽的手段,一步步把双汇变成了自己的摇钱树。

高盛这帮人可真不简单,表面上说是"战略投资",实际上早就布好了局。

他们通过在海外注册的空壳公司,再加上各种信托代持,把真实的控股关系藏得严严实实。普通老百姓哪能看得懂这些弯弯绕绕,还以为双汇还是咱们的民族企业呢。

投资协议里的条款更是霸道得让人无语,双汇的核心技术必须跟美方"共享",说白了就是要把家底全部交出去。

重大决策都得经过美方点头同意,利润分配还要优先保障美方的利益。这哪里是合作,分明就是把双汇当成了附庸。

2007年,高盛把手里5%的股份转让出去之后,鼎晖的持股比例一下子升到了54%,彻底掌握了控股权。

到了2013年,事情变得更离谱了。双汇花了71亿美元,相当于400多亿人民币,去收购美国的史密斯菲尔德公司。这笔买卖看起来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实际上却是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收购完成后,双汇在开曼群岛注册了万洲国际,通过一连串让人眼花缭乱的股权变更,双汇发展从一家中国上市公司,摇身一变成了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子公司。

这招"乾坤大挪移"玩得真是高明,明明是中国人创办的企业,最后却变成了外国公司的下属单位。

现在罗特克斯持有双汇发展超过30%的股份,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真正的控制者躲在美国的信托计划背后,通过层层股权安排,牢牢掌控着双汇的每一个重要决定。

普通股民根本不知道,自己买的双汇股票,实际上是在给美国资本打工。

最让人愤怒的是那套"高买低卖"的把戏,美国的猪肉卖给双汇,价格高达25800元一吨,可同期国内的生猪收购价才18000元一吨,中间差价将近8000元。

这不是明摆着左手倒右手,将钱往美国送去。光是2020年到2021年这两年,通过这种价格差就转移了12个亿的利润。算下来,双汇赚的钱有55%都流到了境外股东的口袋里!

2021年8月,万洪建的举报信在网上炸开了锅。这位在双汇干了30年的"太子爷",用2000字把亲爹的老底全抖了出来。

最让人震惊的是2007年国企改制时的猫腻:鼎晖投资私底下给了万隆5%的双汇股份,他转手一卖,2亿美元的钱就进了香港星展银行的账户。

这笔钱在那儿躺了18年,既没公开,也没交税,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藏着。

万隆的胃口可不止这点儿,2014年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之后,董事会说他"有功",直接奖励了5.97亿美元的股票。

2017年更过分,原本承诺给管理层的激励股票,万隆一个人全吞了。这下可把那些跟着他打拼的老部下气坏了,好多高管一怒之下跳槽去了竞争对手的企业。

还有兴泰公司的员工持股,他用低价强行收购,自己净赚了50亿港币。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万隆的私生活,他跟比自己小36岁的秘书沈瑞芳搞了20年的不正当关系。

沈瑞芳原来本就是万隆家的一名保姆,如何升到秘书的职位可想而知,并且万隆与沈瑞芳在当时还都是有妻子和丈夫的人!

而最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在这20年瞒着家人的不正当关系里,据说万隆与沈瑞芳连孩子都有了!

而万隆这个人的奢侈程度,媒体也算过一笔账,他"每分钟薪酬1.14万",常年住在香港丽思卡尔顿酒店里遥控指挥。

他的结发妻子则被他扔在河南老家,孤零零的一个人。万洪建想接母亲去香港团聚,都被父亲的人拦着不让。

父子俩的矛盾早就埋下了种子,2013年万隆要花71亿收购史密斯菲尔德的时候,万洪建就坚决反对,说那家公司背着24亿美元的债务,买它根本不值。但万隆一意孤行,最后还是买了。

万洪建还爆料说,万隆一手提拔的郭丽军根本不懂经营。他负责冻肉业务后,毛利率从2020年的18%一下子跌到2021年的5%,简直是断崖式下跌。

2021年他还做主高价进口美国猪肉,结果双汇白白损失了8个亿。这种水平的人,万隆偏还要提拔他当CEO!

2021年6月,因为反对郭丽军任职企业高管一事,万洪建在办公室里跟父亲大吵一架。

气急的他把玻璃柜砸了个稀巴烂,还用头撞墙柜,撞得头破血流,最后被保安按倒在地上。17天后,他所有的职务都被撤了。

万洪建的举报一出来,双汇的股价应声而跌,市值蒸发了180多亿。投资者们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手里的股票背后藏着这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

监管部门也坐不住了,证监会介入调查,重点关注那2亿美元的去向和关联交易的合规性。漯河市政府成立了专项调查组,对举报内容逐一核实。

媒体们更是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天天蹲在双汇总部门口等消息。一时间,双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万隆对外始终保持沉默,只是通过公司发了份不痛不痒的声明,说什么"个别人的不实指控"。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根本拿不出证据反驳儿子的举报。

更讽刺的是,就在父子内斗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万洲国际悄悄完成了新一轮的股权调整。通过复杂的资本运作,美方的控制权不降反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有业内人士透露,这次调整后,双汇在中国赚的每一分钱,都要经过美方的"过滤"才能留在国内。

这场闹剧最终的结果则是万洪建被彻底边缘化,再也回不到双汇了。万隆虽然保住了位子,但名声扫地,成了人人喊打的"买办"。

而真正的赢家,是躲在幕后的美国资本。他们不用露面,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照样源源不断地从中国市场抽血。

当昔日的"中国肉类第一股"沦为美国资本的提款机,当家族恩怨撕开企业腐败的遮羞布,双汇的故事给所有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

双汇的沦陷,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警示。当资本的贪婪凌驾于企业责任之上,当个人私欲不顾及民族大义,再辉煌的商业帝国也终将走向毁灭。

信源:湖北长江商报 万隆“废长立幼”交班仍存变数 双汇发展营收连降3年半亟待谋变

信源:中国经济周刊 双汇创始人长子万洪建自述被免职内幕!与父亲万隆矛盾激化,被保镖摁倒在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30

标签:财经   美国   情妇   标牌   国企   万隆   美方   企业   史密斯   特克斯   美元   公司   信源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