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只鸭子“消失”!鸭绒涨价逼疯厂家,今年羽绒服要卖天价?

大家好,我是老陈瞰世界。

一夜之间降温 20 度,不少人翻箱倒柜找羽绒服时,都被价格吓了一跳。你发现没,今年的羽绒服是真贵到离谱。

去年 599 元能拿下的短款,今年直接涨到 899 元;某国产头部品牌的经典款,从千元档一路冲到 1500 元,就连鸭鸭、雪中飞这些亲民品牌,靠谱点的款式也得千元起步。

这可不是商家趁寒潮坐地起价,而是背后的核心原料鸭绒,价格已经涨到了 “天价”。

最新数据显示,高品质白鸭绒价格已突破64.7 万元 / 吨,较年初的 425 元 / 公斤飙涨到 570 元 / 公斤以上,累计涨幅超 34%。

要知道,几年前鸭绒才 17 万元 / 吨,如今翻了近 4 倍,网友都调侃 “鸭绒按克卖,比黄金还金贵”。

说句实在话,一件成人短款羽绒服,差不多需要 150 克 90% 纯度的白鸭绒,换算下来光绒料成本就从去年的 63 元涨到了 203 元。

更夸张的是,每只盐水鸭只能贡献约 30 克符合标准的绒子,一件羽绒服至少得 5 只鸭子 “凑数”,要是品质要求高的,甚至需要 100 只鸭子的绒才能填充完成。

这波鸭绒涨价潮,到底是怎么把羽绒服逼成 “轻奢侈品” 的?

供给告急:鸭子少了 6 亿多只

你知道吗?鸭绒涨价的根源,竟然和菜市场的猪肉摊有关。这事儿说起来挺魔幻,但确实是实打实的连锁反应。

2019 年非洲猪瘟暴发后,猪肉价格飙上天,老百姓吃不起猪肉,就转头吃鸡鸭鹅,鸭肉成了性价比超高的替代选择。

养殖户一看这行情,赶紧疯狂扩产,全国肉鸭出栏量直接冲到 48.8 亿只的历史高峰。

可谁能想到,猪肉价格后来慢慢回落,甚至跌到八九块一斤,鸭肉的需求也跟着断崖式下跌,价格直接崩盘。

养殖户亏得血本无归,要么减少养殖数量,要么直接转行,到 2023 年全国肉鸭出栏量就降到了 42.2 亿只,五年间少了 6 亿多只,降幅达 13.5%。

更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上半年鸭苗行情持续低迷,商品代鸭苗均价才 1.87 元 / 只,毛鸭价 3.46 元 / 斤,全产业链都在亏损,养殖户只能大量淘汰老鸭。

加上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涨了 20%,养鸭成本居高不下,就算现在想扩产,鸭苗价格也从 3 元 / 只涨到了 8 元 / 只,补栏风险太高。

还有环保政策收紧,山东、江苏等地 30% 的中小加工厂因排污不达标被关停,优质鸭绒的产能更是雪上加霜。

我跟你讲,养鸭子是个慢功夫,白羽肉鸭要 35-40 天才能出栏,而且规模化养殖后,鸭子大多不沾水,尾脂腺发育不好,羽绒品质也下降了。

现在养殖户就算想恢复产能,至少得 3 个养殖周期(约 9 个月),短期内根本补不上缺口。

需求爆发:三方抢绒不手软

供给端已经紧缺了,需求端还在 “火上浇油”,三方势力一起抢鸭绒,价格能不涨吗?

首先是新国标的 “硬门槛”。2022 年实施的羽绒服新国标,把 “含绒量” 改成了 “绒子含量”,这可不是换个名字那么简单。

以前 60% 绒子含量的原料就能达标,现在得用 80% 以上,而且要剔除没用的绒丝、碎羽,还提高了蓬松度、清洁度要求。

其次是寒潮来得又早又猛。10 月中下旬的一波大降温,直接把全国 30 多个省会城市的气温拉到半年新低,东北华北降温超 12℃,大家对羽绒服的需求集中爆发,一下子清空了市场库存。

加上双十一促销带动,还有东北旅游热、冰雪经济兴起,高端羽绒服需求大增,厂家只能疯抢原料。

有中小企业老板拿着现金在加工厂门口等了三天,都没买到足额的鸭绒,市场直接变成 “买家等货物” 的局面。

还有老外也来凑热闹。老外不压价、回款快,国内厂家自然优先供海外,这就让本就紧张的国内原料缺口更大了。

更有意思的是,去年鹅绒涨价后,不少品牌为了控制成本,减少鹅绒用量转而增加鸭绒使用,进一步加剧了鸭绒的供需矛盾。

市场变局:商家消费者两难

鸭绒价格暴涨,最头疼的就是羽绒服商家。鸭绒成本占整件衣服成本的三到四成,原料涨了三成多,商家彻底陷入两难:涨价太多,消费者不买账;涨太少,自己没利润。

从市场情况来看,高端品牌干脆直接提价,部分热门款涨幅超 50%,某联名款标价突破 2000 元,销量却逆势增长 20%,反而迎合了部分消费者 “越贵越买” 的心理。

大众品牌就惨了,只能压缩利润,或者悄悄减少充绒量,以前 500-800 元能买到的主流款,现在大多涨到 800-1500 元,300 元以下几乎找不到真羽绒服了。

这也让一些不良商家动了歪心思。在浙江嘉兴、河北白沟等地,“胶水绒”“飞丝绒” 泛滥成灾 —— 用工业胶水粘合绒丝伪装蓬松度,加有害化学物质清洗旧羽绒,甚至掺入化纤棉以次充好。

这些假货水洗后就板结、跑绒,保暖性还不到正品的 1/3,却凭着 199 元包邮的低价在直播间热销,近 180 天黑猫投诉平台收到超过 2 万条相关投诉。

不过大家也不用慌,选羽绒服有几个简单的避坑技巧。第一看绒子含量,新国标要求最低 50%,90% 以上的才是优质款,按压后回弹快说明绒质好。

第二算成本,90% 白鸭绒当前成本约 0.58 元 / 克,一件充绒 150 克的羽绒服,合理售价肯定在 300 元以上,200 元以下的基本是假货。

第三看执行标准,必须符合 GB/T 14272-2021,还要注意 “羽绒棉服” 不是真羽绒服。另外,灰鸭绒比白鸭绒便宜 15%-20%,保暖性却差不多,追求性价比可以选这个。

至于价格走势,业内人士说现在鸭绒价格已经处历史高位,10 月底 58 万元 / 吨的价格,现在已经降了 15%,后续会以高位盘整为主。

随着养殖户慢慢扩栏,2026 年春季鸭出栏量有望回升,但想回到 2022 年以前的低价基本不可能了。

结语

一只鸭子的绒毛,牵出了整个产业链的蝴蝶效应。鸭绒涨价看似是偶然的寒潮导致,实则是猪肉周期、标准升级、全球需求三者撞在一起的必然结果。

生活里很多东西都在悄悄涨价,只是不像鸭绒这么扎眼。说白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原料涨、成本涨,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

咱们买东西不用盲目追高价,也别贪低价陷阱,看清标准、认准品质才是关键。

毕竟好东西虽贵,但耐用保暖,算下来反而更划算。与其纠结价格涨跌,不如学会理性消费,把钱花在刀刃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财经   鸭绒   羽绒服   鸭子   厂家   价格   养殖户   成本   鸭苗   猪肉   原料   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