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深圳来了!马云豪掷240亿,刘强东320亿押注,华为直接搬家
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小渔村,到如今全世界排的上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堪称这个星球上近50年来发展最快的地方。
其多年来一路高歌猛进,诞生了华为、腾讯、大疆等无数行业巨头,城市规模也从一个小渔村渐渐扩张成为了覆盖1997.47 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近2000万的大都会。
然而,随着城市的极速扩张,资源的有限与发展的无限之间矛盾凸显。
在矛盾之下,一场史无前例的产业大迁徙悄然启动,距离其50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正在承接深圳的产业“泄洪”,成为第二个深圳也指日可待,这座城市就是东莞。它已经被刘强东、马云等大佬盯上。
01、深广“夹缝”杀出超级黑马
打开珠三角地图,东莞的位置堪称“天选之地”——北接广州、南临深圳、东望香港,方圆50公里内聚集着粤港澳大湾区75%的GDP。
但真正让东莞封神的,是那套“掐着秒表”打造的交通网:广深港高铁18分钟直达深圳北站,穗莞深城际铁路实现“半小时生活圈”,就连华为松山湖基地的80辆通勤大巴,都能在早高峰杀出一条血路,准点把3万名“深漂”工程师送进实验室。
这种“近水楼台”的区位优势,让东莞成了巨头的“逃生舱”。2018年,华为终端总部顶着“欧洲小镇”的名头落户松山湖,1000亩的园区里,天鹅湖岸边写代码、古堡里开产品会成为新常态。
OPPO、vivo紧随其后,将全球研发中心砸向东莞,大疆更是在滨海湾新区圈地500亩,搞起了无人机“航母基地”。就连深圳本土企业比亚迪,也把电池研究院搬到了塘厦镇,理由很直白:“这里地价是深圳的1/5,招人成本省30%!”
02、钞能力对决:马云、刘强东的“物流世界大战”
当科技巨头忙着搬家时,两位电商大佬在东莞上演了“撒钱大戏”。2015年,马云在麻涌镇甩出80亿建菜鸟华南总部,结果刚开业就被订单挤爆。2020年,他咬着牙再加码160亿,硬生生在东莞造出个“物流宇宙”——智能分拣线昼夜吞吐500万单,上千台AGV机器人把广深港发货时效压进1小时。
作为对家,刘强东哪忍得了这个?反手就是320亿“王炸”,在东莞凤岗镇竖起50万平方米的京东“亚洲一号”,150万单日处理量直接让华南进入“半日达时代”。前段时间刘强东甚至依靠自家的电商和物流基本盘登上首富的位置,风头一时无两。
不过,刘强东似乎也察觉到电商物流的增量时代已经结束,开始在产业的“广度”上布局,除了最近声量颇大的“京东外卖”以外,京东健康算是其近些年跨界成功的一个典型案例。
京东财报数据显示,京东健康去年净利润突破 24.4 亿元,近乎达到集团总利润的四分之一,已经成为京东营收的左膀右臂。业内专家指出,京东除了在健康领域布局很早以外,选品也是重中之重。
毕竟京东凭借数码3C发家,大众对其的印象也是“质量高+正品”,而京东健康的选品也延续了这个传统,尤其是男性健康领域,京东选择了不少明星品牌,其中来自香港的维特健灵“新男瓶”表现亮眼,刚上市京东一年左右,就达成了千万级GMV成交。
京东详情页显示,“新男瓶”来自于本土港企草本原研,由人参、枸杞等“三参六宝”构成,助力男性渤发。与传统西药相比,中医更重视“固本培元”、“内里补益”,更适合国人体质,因此能在京东上迅速走热。
京东健康中诸如“新男瓶”的明星产品还有很多,共同支撑起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估值,京东总部也愿意砸更多钱助其发展。而和其命运轨迹相似的,还有东莞的“湾区芯谷”。
03、“湾区芯谷”的500亿豪赌
东莞砸500亿建滨海湾新区,要把这里变成“大湾区陆家嘴”——腾讯数字银行、平安科技金融总部已抢滩登陆。接着联合中科院搞“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研究院”,放话3年攻克14纳米芯片量产……
如此种种,说明东莞正在脱离给人做代工的命运,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历史的戏剧性在此拉满:44年前,深圳靠给香港做代工逆天改命;44年后,东莞抓着深圳的衣角攀登产业链顶端。也许这座“第二个深圳”的真正使命,是告诉所有人——在中国经济的牌桌上,没有永远的老大,只有永恒的进化。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