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出全球通缉令,逮捕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

美国一张全球通缉令,想把中国芯片科学家陈正坤钉上“窃取技术”的耻辱柱——五年过去了,他们到底成功了没?

2020年6月,美国旧金山法院对中国芯片专家陈正坤和其同事三人发出了全球性的逮捕通缉令,指控他们涉嫌侵犯了商业机密。

消息一出,西方媒体纷纷转载,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仿佛中国科技崛起全靠“抄”来的

这位被推上风口浪尖的陈正坤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一纸通缉令能掀起如此巨大的波澜?这场持续数年的跨国诉讼又是如何收场的呢?

一个名字引发的战争

这场风暴的起点,其实和法庭没什么关系,它源自于一个行业巨头的焦虑。这家巨头就是全球存储器龙头——美光。它焦虑什么?DRAM,这种被称作电子设备“记忆块”的核心元件,是它的命脉,也是它最深的护城河。

在2017年,中国市场几乎贡献了美光总销售额的一半。就在此时,一个叫福建晋华的新玩家,带着雄心壮志闯了进来。晋华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快速实现DRAM技术的量产,一期项目要在2018年第三季度投产,未来产能要冲到每月24万片晶圆。

这种野心,对美光来说,无疑是直接捅到了自家后花园。晋华不是单打独斗,它找到了台湾半导体巨头联华电子(UMC)当帮手。

模式很简单:晋华出钱,委托联电搞研发,搞出来的成果两家共享。这套组合拳,摆明了就是要抄近道,快速突破技术壁垒。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关键人物登场了,他叫陈正坤。陈正坤是谁?他是DRAM技术和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履历非常亮眼。他早年在力晶半导体担任过要职,后来又出任了瑞晶电子的总经理

而这个瑞晶电子,恰好是力晶和日本尔必达合资的企业。故事的巧合之处在于,美光在2013年收购了瑞晶,陈正坤因此顺理成章地成了美光台湾分公司的总裁。

2015年,陈正坤离开了美光,加入了联电担任资深副总。到了2017年2月,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福建晋华的总经理。一个前美光高管,一位DRAM专家,现在掌舵一个来势汹汹的挑战者,在美光眼中,简直就是最完美的攻击“借口”。

法庭上的致命武器

2017年2月,也就是陈正坤出任晋华总经理的同一个月,美光在美国加州率先发难,对联电和晋华提起了民事诉讼,核心指控就是:陈正坤等前员工,把我们的商业机密带过去给晋华用了

面对美光的先手棋,晋华和联电也没有坐以待毙。2018年1月,他们在中国福州法院提起反诉,反过来指控美光专利侵权。这一招还挺奏效,福州法院很快下达裁决,对美光的部分产品在中国市场实施了临时禁售

眼看在民事诉讼层面没占到便宜,甚至还被反将一军,更重磅的打击来了

2018年11月,美国司法部亲自下场,直接将整个事件的性质从民事纠纷,升级为了刑事犯罪案件。抛出的罪名极其吓人,其中就包括“经济间谍罪”,一旦罪名成立,可能面临超过10年的监禁。

法律压力层层加码,在2020年6月达到了顶峰。美国旧金山法院发出全球通缉令,通缉对象直指陈正坤和他的三位同事。一时间,这位中国的芯片科学家,成了悬在全球的“通缉犯”。

面对如此高压,合作方联电率先选择了“切割”。2020年10月,联电与美方达成和解,承认了一项相对较轻的罪名,付出了6000万美元的罚款。作为交换,美方撤销了对其包括经济间谍罪在内的其他所有重罪指控。

但晋华没有妥协,它选择坚持为自己做无罪辩护。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23年12月,美光与晋华突然宣布达成全球性和解,双方同意撤销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对方的所有诉讼。这个和解,为最终的法庭判决铺平了道路。

果然,两个月后,2024年2月,美国法院给出了最终答案:晋华无罪。这个结果,也从侧面说明,美光最初那些言之凿凿的指控,证据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充分。针对陈正坤等人的通缉令,也随之被撤销。

在法庭上,晋华最终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在另一片战场上,它早已被击倒。真正决定晋华命运的,根本不是法官的木槌,而是超越司法程序的国家行政权力

2018年10月,在美国司法部提起刑事指控之前。美国商务部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出手了,直接将晋华列入了那份令无数科技企业闻之色变的“实体清单”。

这一招的杀伤力,是即时且毁灭性的。它就像一道看不见的铁幕,瞬间降临。禁令生效,意味着晋华再也无法从美国获取任何技术、设备和软件。

最直接的冲击是,泛林集团、应用材料等美国顶尖设备供应商派驻在晋华工厂的工程师们,一夜之间全部撤离。已经安装好的设备没人调试,变成了废铁。这记重拳,打得晋华毫无还手之力,直接让它的量产梦想戛然而止。

最吊诡的地方就在这里。即便后来,在2024年,晋华费尽周折在美国法庭上洗清了所有法律层面的嫌疑,证明了自己不是“小偷”。但是,直到今天,它依然躺在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上。

这清晰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行政制裁的施加与解除,遵循的是一套完全不同的政治逻辑,它与司法裁决的结果,可以完全脱钩。法律上的“无罪”,并不能成为解开政治枷锁的钥匙

结语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被全球通缉的陈正坤,现在怎么样了?随着晋华的无罪判决,那张通缉令早已失效,他个人也早已淡出了风口浪尖,保持着低调

但这个故事的结局,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无比沉重。晋华案最终的结果,是一个空洞的“胜诉”和一次商业上的重创。

晋华虽然赢了官司,但它最宝贵的发展机遇期,却因为法律之外的因素被无情地错过了。这为整个中国科技产业敲响了最响亮的警钟:真正的安全感,绝不能寄望于他国法律体系的公正,而是来自于从根源上掌握核心技术,建立起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这或许也是这场磨难,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它比任何说教都更能坚定我们走自主研发道路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4

标签:科技   通缉令   美国   中国   科学家   芯片   全球   陈正坤   法庭   司法部   无罪   法院   旧金山   罪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