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看点 | “东数西算”枢纽节点智算规模超八成

本周,文化大数据产业发生哪些大事?

伏羲君为您汇总,快看看吧。




动态


我国首个文学数据标准发布


4月28日,《文学数据管理与应用总体要求》(T/CAS 1022—2025)团体标准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文学数字化领域的标准,标志着我国文学数据的管理和使用迈入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

该标准由中国现代文学馆、浙江文学馆、新华智云等7家单位共同起草,是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的成果之一。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在讲话中指出,这个标准不只是简单的技术规范文件,而是文学界首次系统构建数据治理体系的重要尝试,是中国文学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迈出的关键一步,是文学界与科技界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生动体现。

来源:新华网



红色文化数字化项目《转折・从头越》开放体验

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红色文化数字化项目《转折・从头越》于4月29日在遵义会议纪念馆开放体验。

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长征途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九十年后的今天,当虚拟现实技术遇上红色记忆,《转折·从头越》以一场跨越时空的数字化展演,带观众踏上穿越历史时空的“长征路”——戴上VR设备,你将在光影交错中置身湘江血战的硝烟,耳畔是炮火轰鸣与战士呐喊,娄山关隘口的寒风呼啸而过,目睹决策瞬间的惊心动魄。

《转折·从头越》由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央视频融媒体发展有限公司、贵州多彩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遵义会议纪念馆共同打造,由贵州探源数字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承办,通过数字交互多媒体技术的综合运用,融合VR技术与历史场景复刻,观众可亲历湘江战役、娄山关战斗等互动环节,以数字化视角见证长征伟大转折。

来源:《贵州日报》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发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部署,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单位系统总结2024年数字中国建设重要进展和工作成效,编制形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这是继《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后国家数据局发布的第二份有关数字中国发展的年度报告。《报告》提出,2024年数字中国建设总体呈现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赋能效应进一步强化、数字安全和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等四方面特点。

《报告》指出,2024年数字中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数字技术创新再上新台阶,全球新公开的4.5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我国占比达61.5%。国产人工智能崛起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数据要素市场拓展新空间,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高质量数据集量质齐升。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新跃升,算力总规模达到280 EFLOPS,累计建成5G基站425.1万个,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户,八大枢纽节点地区各类新增算力占全国新增算力的60%以上,绿电使用率超过80%。

来源:国家数据局


第六届中国数字艺术产业论坛在上海市盛大召开

4月29日,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由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数字艺术产业论坛在上海浦东新区星河湾酒店盛大召开。论坛以“数智时代・艺创未来 —— 数字艺术产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1+2”模式,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讨论等形式,进行行业趋势展望、政策解析等交流。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金雷,中国动漫集团副总经理孙浩等致辞,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等进行主题演讲,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相关议题展开圆桌对话。论坛还启动了数字艺术产业投融汇(联盟)筹备工作并举行企业签约仪式,主论坛聚焦关键议题,两个分论坛也展开深入探讨。近150家优秀企业代表、高校学者和学生代表参会,30多家主流媒体专题报道。此次论坛展示了中国数字艺术产业潜力与前景,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

来源:千龙网


同方股份文献数据库入表

4月29日,同方股份(600100.SH)2024年年报显示,其数据资源为9344万元,较半年报初次披露增长61%,重要单项数据资源含期刊文献等数据库,或与全资子公司同方知网相关。2024年同方股份营收168.02亿元,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实现四年来首次盈利,核技术应用是最大收入来源,数字信息业务毛利率增幅最大。同方知网是大型中文学术资源平台。在“数据二十条”构建的“三权分置”框架下,知网主要拥有数据的加工使用权和经营权。

来源:南方财经


重庆省域中心上线,服务文化数字化生产

日前,中国广电重庆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玖扬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运营的重庆文化数字化生产线上线。该生产线依托重庆深厚文化底蕴,聚焦火锅文化、巴渝建筑、川江号子等特色文化领域,是集文化展示、交流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数字化平台。其具备强大数据汇集、AI辅助生产、数据分析等功能,构建开放共享数据生态,保障数据安全,打造全链条闭环服务。目前已与多家本地知名企业合作,未来将推动文化产业市场化、国际化。下一步,生产线将引入先进技术,优化用户体验,丰富服务内容,诚邀更多本地企业入驻,为重庆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平台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测试用户!点击文字了解更多



数据



《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正式发布

4月29日,《全国数据资源调查报告(2024年)》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数据资源规模优势持续扩大,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活跃度稳步提升,各类主体加快人工智能布局投入,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进程进一步提速。

数据资源规模加速增长。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达41.06泽字节(ZB),相当于拍摄1300多万部《哪吒之魔童闹海》这样的高复杂度3D动画电影。数据资源总量同比增长25%,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数据增速位居前列。

数据存储结构持续优化。全国数据存储总量为2.09泽字节(ZB),同比增长20.81%。存储空间利用率为61%。结构化数据增速大幅超过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增速,表明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明显提高。

来源:《人民日报》


“东数西算”枢纽节点智算规模超八成

国家数据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我国“东数西算”八大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达到每秒215.5百亿亿次浮点运算,其中,智能算力规模占枢纽节点算力总规模的80.8%;枢纽节点间20毫秒时延圈已基本实现,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升;试点开通9条“公共传输通道”,为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提供弹性网络服务,有助于生产经营和研发创新。算力作为支撑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生产力,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来源:国家数据局



国际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Meta AI推出d1新框架,大幅提升AI推理速度

据VentureBeat网4月28日消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联合Meta AI推出名为d1的新框架。该框架通过强化学习技术显著提升了扩散式大语言模型(dLLMs)的推理能力。具体来看,d1框架包含两个阶段的后期训练过程:首先是监督微调(SFT),使用高质量推理示例的数据集对模型进行微调;其次是采用名为diffu-GRPO的新算法进行强化学习训练,这一算法为dLLMs估计对数概率提供了一种高效方法,并在每次更新步骤中随机遮蔽部分输入提示,从而增强模型的学习效果。测试结果显示,经过d1处理的模型在各项任务中表现出色,尤其是在生成较长的响应时,模型显示出自我修正和回溯的能力,表明其具备更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来源:“全球技术地图”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科技   枢纽   节点   规模   数据   中国   数字   遵义会议   同方   文化   来源   资源   人工智能   重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