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戏拍述评|米其林指南如何真正"食在广州"?

有戏拍传媒|邓毅富 述评


2025年广州米其林指南近日发布,三星依旧空缺,仅新增一家日法融合餐厅入榜一星。这份榜单虽表彰了年轻餐饮人的创新力,但仍被诟病"高冷",与广州本土饮食文化存在一定脱节。如何让米其林真正融入"食在广州"的烟火气,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










‌高冷榜单 vs 市井美食

米其林指南在广州的评选标准仍偏向高端餐饮,例如新晋一星餐厅CHŌWA人均消费近千元。然而,广州美食的精髓在于"平、靓、正",无论是街边粥粉面档,还是老字号炖品店,都承载着广府饮食文化的灵魂。米其林若仅聚焦高端餐饮,难免与本地食客的日常消费习惯脱节。


‌本土化不足,如何破局?

米其林指南在广州的影响力,某种程度上受限于其评选机制。相比大众点评、美团等更贴近本地口味的平台,米其林对"隐藏美食"的挖掘仍显不足。若能借鉴"必比登推介"模式,更多关注街坊老店、夜市小摊,或与本地美食榜单联动,或许能更真实地反映广州的饮食生态。


‌推广乏力,需借力城市品牌

米其林指南的商业属性使其在推广上略显保守,而"食在广州"的品牌塑造需要更主动的传播策略。例如,可联合政府打造"美食地图",整合星级餐厅与地道食肆;或结合广州"夜经济"优势,推广特色食街,让米其林不再只是"高端符号",而是市民寻味的风向标。


‌【结语】‌

米其林指南若想真正扎根广州,需在"高冷"与"接地气"之间找到平衡。唯有让更多普通食客参与品鉴、反馈,才能推动其美誉度的提升,最终与"食在广州"的城市名片相互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美食   述评   指南   三星   广州   餐厅   食客   餐饮   饮食文化   品牌   联合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