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这时候阳气最盛,天地间湿热交加,人体最容易受到湿邪侵袭。《黄帝内经》讲:"暑湿相搏,民病黄疸。"可不是吓唬你们!
湿气这东西最讨厌,它不像寒邪、热邪那么明显,而是像牛皮糖一样黏着你。湿气重的人,早上起床浑身沉重,脑袋昏沉,舌头胖大还有齿痕,大便黏腻冲不干净,皮肤爱出油长痘痘,女性朋友白带还特别多。这些都是湿气在作怪!
五豆汤
对付湿气,老郭今天要推荐的不是什么昂贵保健品,而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五豆汤。这汤可不简单,五种豆子各司其职,协同作战,祛湿效果翻倍!
赤小豆
它是祛湿的"急先锋",《神农本草经》里就说它能"主下水,排痈肿脓血"。赤小豆性微寒,味甘酸,归心、小肠经,特别擅长利水消肿,对脚气浮肿特别有效。
白扁豆
这是健脾化湿的"老黄牛"。《本草纲目》记载它"和中下气,补五脏,主呕逆"。白扁豆性微温,味甘,归脾、胃经,能健脾化湿而不伤正气,特别适合脾胃虚弱又有湿气的中老年人。
黑豆
是补肾利水的"幕后英雄"。《本草纲目》说它能"治肾病,利水下气"。黑豆性平,味甘,归脾、肾经,既能补肾又能利水,对腰膝酸软、夜尿多的朋友特别友好。
绿豆
是清热解毒的"消防员"。《开宝本草》记载它"主丹毒烦热,风疹"。绿豆性寒,味甘,归心、胃经,能清热解暑,预防痱子、痘痘这些暑热问题。
黄豆
这是健脾宽中的"和事佬"。《食疗本草》说它能"益气润肌肤"。黄豆性平,味甘,归脾、大肠经,富含优质蛋白,能健脾益气,防止其他豆子太寒凉伤脾胃。
五豆汤的正确做法
做法简单得很,但细节决定效果!五种豆子各取30克,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记住,黑豆最难煮,可以单独先煮半小时,再加入其他豆子一起煮1小时。最后加点冰糖调味,但糖尿病朋友就别加糖了。
喝法也有讲究:最好早上喝,因为上午阳气升发,有助于湿气排出。连续喝7天为一个疗程,湿气重的可以喝两个疗程。但记住,经期女性和孕妇不要喝,脾胃特别虚寒的也要减量。
大暑养生三大铁律
第一,千万别贪凉!
大暑天热,很多人喜欢对着空调吹,吃冰镇西瓜,喝冷饮,这都是作死!《养生论》讲:"夏月阳气在表,胃中虚冷。"表面热,内脏反而虚寒,这时候再吃冷的,湿气就更重了。
老郭建议喝温开水,洗热水澡,让毛孔适当出汗排湿。
第二,睡午觉但要讲究。
大暑天可以适当午睡,但别超过30分钟,也别吃完饭就睡。《老老恒言》说:"饭后必散步良久,然后睡。"否则影响脾胃运化,反而加重湿气。
第三,运动要适度。
大暑不宜剧烈运动,推荐八段锦、太极拳这些柔和运动,或者早晚散步。《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度,大汗淋漓反而伤阳气。
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