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1日,沉寂两年的段暄突然更新社交媒体。视频里,曾经在《天下足球》中激情解说的男人,如今顶着一头刺眼白发,对着镜头喃喃道:"穆勒,你的坚持让我羞愧。"这条30秒的视频,24小时内播放量突破2.3亿次,评论区涌入12万条"爷青结"的哀叹。
这个画面极具象征意义——52岁的段暄与35岁的穆勒,一个在职业生涯暮年身陷囹圄,一个在安联球场完成最后一舞。正如《中国新闻周刊》评论:"两个体坛符号的对照,照见了理想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残酷分野。"
鹤壁市检察院起诉书显示,2018至2020年间,段暄的行贿轨迹跨越三大洲。从纽约第五大道的奢侈品店到挪威冰雪小镇的桑拿房,从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的贵宾包厢到印尼巴厘岛的私人别墅,这位昔日的央视名嘴,用欧元、美元、人民币编织起一张惊人的利益网络。
最讽刺的是,2020年1月段暄在瑞士达沃斯论坛演讲时,曾公开呼吁"净化体育商业环境"。而就在同月,他刚向刘爱杰指定的香港账户转入50万美元。这种割裂感,恰似《人民的名义》中高育良台上反腐台下贪腐的戏剧性再现。
段暄行贿的950万元,主要流向国家赛艇、皮划艇项目的装备采购和赛事承办。这揭开了奥运产业链的冰山一角——某国产赛艇品牌负责人透露:"想要进入国家队采购名录,至少需要打通五道关系,每道门槛的'咨询费'不低于项目总额的15%。"
这种潜规则催生了畸形的利益共同体。正如前国家游泳队教练张琳在自传中披露:"某些协会领导家的地下室,堆着各国货币现金,像超市货架般分门别类。"而段暄案的特殊性在于,他是首个被曝利用跨国体育交流实施行贿的媒体人。
回看段暄的职业轨迹,堪称媒体人转型的经典反面教材。2015年离开央视创立体育公司后,他凭借解说世界杯积累的人脉,逐渐蜕变为"体育外交掮客"。某不愿具名的足球经纪人透露:"段暄办公室挂着与因凡蒂诺的合影,这成了他打通欧洲关系的通行证。"
这种转型暗合着行业痼疾。《传媒观察》2023年报告显示,我国65%的体育经纪人具有媒体背景,其中23%涉嫌利用舆论影响力进行灰色交易。就像某财经记者转型私募后操纵股价,段暄案折射出传媒人"资源变现"的集体焦虑。
段暄白发视频引发的集体怀旧,实质是特定世代的价值崩塌。当看着《天下足球》长大的80后们,发现偶像竟成了行贿犯,这种冲击堪比得知童年零食厂使用地沟油。知乎话题"段暄塌房算不算青春终结"下,获赞最高的评论写道:"他解说时那句'足球是圆的',现在听起来像在暗示'规则是橡皮的'。"
这种创伤映射着更深层的社会焦虑——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92后至00后群体中,68%认为"成功必须依靠潜规则"。当曾经的理想主义者段暄都选择屈从现实,普通人该如何坚守底线?
段暄案恰逢新一轮体育反腐风暴。就在其被捕同期,中国足协已有14名中高层落马,国家体育总局巡视组进驻三大球管理中心。但与以往不同,本次反腐首次触及跨国商业贿赂,这要求司法体系建立更复杂的跨境证据链固定机制。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指出:"段暄案可能成为跨境商业贿赂量刑的标杆案例。"其跨国行贿的特点,正考验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衔接能力。
段暄和李铁
当段暄对着镜头说出"羞愧"二字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堕落,更是整个行业生态的病理切片。如果连解说"公平竞赛"的人都开始玩弄规则,普通人该如何相信赛场内外的公正?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你是否认为媒体人转型经商必然面临道德风险?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