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个月,要不要买黄金?

9月10日,现货黄金(伦敦金现)一举突破3650美元/盎司关口,最高3657.3美元/盎司(截至当天23时)。

9月份以来,现货黄金价格虽偶有下滑,但降幅不大,整体还是呈上涨的趋势。于是,很多人又开始纠结:今年最后这几个月,到底该不该买黄金?

长期表现:

黄金并非“赚钱神器”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黄金过去的走势。

金融学者香帅老师曾在《年度财富报告》里做过专门的统计。从长期看,黄金算不上一个好的投资选择。

假如以30年为尺度,从1990年到2019年,黄金的年化收益率是4.6%,而同期美国标普500指数(可近似看作股市整体表现)却达到7.9%。

而且黄金的波动比股票还大。

也就是说,长期来看,黄金算不上一个好的投资选择。黄金的收益不算高,还不稳定,买它更多是体验那种“坐过山车”的感觉。

也许有人会说,30年还不够“长期”?那好,我们把时间拉长到200年。有经济学家统计过,从1836年到2011年,扣除通胀之后,黄金的实际年化收益只有1.12%——确实不高。

短期波动:选对时机,可能大赚

选错,也可能亏

但是,这是不是说明黄金就不能买了呢?还真不是。

短期内,它也有表现特别亮眼的时候。比如2003年到2013年,黄金年化收益高达16.28%。你要是在2003年买10万块的黄金,2013年就变成了45.2万。但如果你在2013年高点买入,拿到2019年反而每年亏0.92%。没错,非但不赚,反而赔了。

所以你看,黄金的价格并不按“时间规律”简单上涨或下跌,它背后有一套复杂的机制。要不要买另说,但我们有必要搞懂它是怎么定价的。

四大属性

决定黄金怎么定价

香帅老师在公众号《香帅的金融江湖》中解读过广发宏观的一份报告,把黄金定价逻辑说得很清楚。她指出,黄金有四种属性,对应四套价格逻辑:

一是金融属性。黄金算是一种金融资产,但它不像存款、债券那样能“生利息”。你买了黄金,就相当于放弃了其他能产生利息的投资机会。所以实际利率(扣除通胀后的真实收益)就成了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实际利率越高,黄金吸引力就越低;反之,人们就更愿意持有黄金。黄金价格与实际利率呈“反着来”的关系。

二是货币属性。黄金虽然现在不当货币用了,但它一直是非常靠谱的“备胎”。一旦主流货币(比如美元)信用出问题,大家就会想起黄金。像次贷危机、俄乌冲突这些全球信用受冲击的时候,金价往往就会涨。

三是避险属性。这个最好理解:市场一出大事(比如互联网泡沫破裂、欧债危机、英国脱欧),大家心里发慌,就会把资金撤出来投向黄金这种“避风港”,金价也会跟着上涨。

四是商品属性。黄金也是一种商品,价格自然受供需影响。它的供给相对稳定,但需求来自四方面:珠宝、科技、投资和全球央行。任何一方需求大幅变动,都会影响金价。

什么时候该关注黄金?

而我们看到的金价,就是这四重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在不同时期,每个属性的“话语权”大小不一样。

比如,在经济复苏期,可以多关注黄金的金融属性和货币属性。经济好转,实际利率往往上升,黄金吸引力就会下降;如果美元也同时走强,金价就更可能下跌。但如果美元信用出了问题,黄金就可能逆势反弹。

而在经济的衰退期,可以多关注黄金的金融属性和避险属性。如果央行大幅降息,导致实际利率下降,黄金通常会涨;要是再出现市场恐慌,避险情绪升温,金价就更可能往上冲。

所以说,短期内推动黄金上涨的,常常是大家的“避险情绪”。从这一点看,如果你担心接下来市场有波动,适当配置一点黄金,或许也是个选择。

你会选择在当下节点配置黄金

还是继续观望?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或困惑

龙华融媒

LHRM

内容来源| 得到头条(专职作者李南南)

界面新闻 第一财经

编辑| 林玲校对| 吴乐思

审核| 李世钊

统筹制作| 深圳市龙华区融媒体中心

如 有 侵 权 请 告 知 删 除

转 载 请 注 明 以 上 信 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4

标签:财经   黄金   属性   金价   利率   美元   金融   货币   收益   通胀   央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