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3小时,就为了吃口15块钱的汉堡?
当一众沪上弄潮儿顶着高温和暴雨在魏家凉皮门口苦苦等待时,不少陕西网友直接懵圈了,在自家遍地都是的凉皮店怎么成了沪上顶流。
更为魔幻的是,这家店真正卖爆的并非是传统的凉皮肉夹馍,而是不过15块钱一个的安格斯牛肉汉堡。
出现这种情况,到底是上海的物价体系崩溃了,还是这届消费者的味觉集体叛变了?

在上海,物价高的仿佛自带“都市传说”,网上流传着几则有关上海的规则怪谈,比如喝蜜雪冰城会被东方明珠“防御塔”锁定,用安卓拍照会导致地标建筑连夜重建。
玩笑归玩笑,这背后是属于这座繁华都市的生存法则,那就是上海居大不易。
在这里做餐饮生意,商铺的租金贵如黄金,冷链运输的食品成本叠加,直接导致价格比其他城市贵上好几个档次。

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这些日常主流快餐连锁店的汉堡都要28元起卖,高端餐厅或者是Shake Shake这种主题餐厅的汉堡甚至能飙升到168元,仿佛吃个汉堡都得先贷个款。
华莱士和汉堡王虽然在2024年就推出了9.9元“白菜价”汉堡活动,但是却被消费者吐槽“暗戳戳搞降本增效”,肉饼薄的和纸片一样,生菜蔫的像隔夜沙拉,简直把消费者当成日本人在耍。

就在沪上吃货为了高价汉堡肉痛时,魏家凉皮默默扔出了一颗“汉堡界核弹级别”的消息,一个安格斯牛肉堡的价格仅需要15元。
这款汉堡的胚松松软软不仅不噎人,还自带被黄油浸透的香味,里面夹着的馅料更是丰富到像在玩叠叠乐,厚实的牛肉饼配上焦香的培根,配上能拉丝的芝士和脆嫩的生菜,一口咬下直接触发味蕾狂欢。
难怪网友辣评,这品质放到其他店最少也得卖39元,魏家却硬生生压到15元,简直是餐饮界的“慈善家”。

更绝的是,有传闻称魏家的大部分产品利润仅有3%左右,冰激凌甚至是亏本卖。
这也就是为什么魏家凉皮明明和西贝一样都是预制菜,魏家却能够做到几乎零差评,秘诀就是俩字“实在”!毕竟西贝把预制菜整出了米其林价格,而魏家却拿预制菜搞扶贫价。
再加上魏家的门店设计确实也卷出了新高度,工业风混搭绿植墙、暖光沙发区配宽敞过道,甚至区分出了堂食区和打包区,让顾客恍惚间以为15块能买星巴克氛围感。

当其他家都忙着吹嘘“高端食材”讲故事时,魏家直接用性价比怼脸输出,魏家不玩虚的,性价比就是魏家的必杀技。
而要理解魏家凉皮为何能用15元的安格斯牛肉汉堡“偷袭”上海市场,就得看透它背后那套堪比“星际舰队”的供应链系统。
早在2006年,创始人魏文军就南下广东研发了魏家的第一条半自动化凉皮生产线,这几年魏家又开始发展中央厨房模式,截止目前已经发展到了3万平方米,在这硕大的空间里,凉皮、汉堡胚、酱料生产线全自动运转,每天最少能产出30万份凉皮和15吨汉堡肉饼。

而中央厨房使用的原料,都来自魏文军在汉中老家搞的万亩种植基地,基地培育的小麦和蔬菜直接送达中央厨房。
这种“基地+农户”的模式,让魏家的采购成本直接比市场最少低15%,还顺便解决了农民们的创收问题。
每天制作完成后,魏家的自主物流将所有的产品直接配送到门店后厨,确保全国每个门店的口味都是一致的。

靠着口味好、性价比高的特点,魏家在陕西省内颇受欢迎,甚至有网友揶揄,如果说韩国人的一生无法避免的三件事是出生、工作和三星,那么陕西人一生无法避免的三件事就是出生、工作和魏家。
魏家的生意好到什么地步?西安悦熙广场直接被“魏”字招牌攻陷了,在这里你可以去魏客咖啡喝咖啡,魏家凉皮、魏斯理汉堡、魏本道居酒屋、湘魏儿湘菜、魏卜煲粤菜都是吃饭的选择,等到晚上逛累了还可以去魏知足影院式足咖捏捏脚,再到魏世纪酒吧小酌一杯。
反正就一句,魏家凉皮是魏家宇宙的流量入口,只要消费者对它满意,就会不自觉地因为协同效应有意去体验其他子品牌的产品和服务。

目前,魏家宇宙已经拥有连锁店近400家,中央厨房及上、下游产业链公司十余家,堪称是西安餐饮界的现象级IP。
眼见魏家发展的风生水起,不少人想复制他们的模式也进行发展,但关键在于魏家的模式相当任性根本无法复制。
当其他餐饮品牌还在为外卖平台抽成肉痛时,魏家凉皮直接上演了一出“掀桌子”戏码。

2023年因为和美团就抽成问题产生矛盾,魏家索性直接退出了美团的外卖平台。
等到今年8月魏家直接全面退出了所有外卖平台,就连自有小程序都暂停服务了,放眼全中国,这种做法放到其他任何一家餐饮连锁品牌那里都是自断臂膀,但魏家就是有底气,即使没有外卖,消费者也会踏破门槛。

事实也确实如此,没有外卖并不妨碍魏家成为社交平台顶流,单小红书平台,和魏家有关的内容浏览量在8000万次以上,讨论度也是达到了30多万次。
消费者们自发为汉堡和凉皮拍摄大片,甚至还脑补出了魏家的新产业,认为他们可以跨界开猫咖叫“来魏猫”,再开个婚姻介绍所叫“魏你来”。
这种“全民编剧”式狂欢,让魏家省下亿级广告费,还帮助他们赚够了好奇心,难怪网友说魏家的营销部是全体消费者在兼职。

除此之外,在创始人争当IP网红的时代,魏文军却像餐饮界的“蝙蝠侠”,江湖上流传着他的传说,但没有人见过本尊。多个记者曾经上门准备专访,却直接被一句“没必要”拒之门外。
对比某些老板人设翻车带崩品牌的案例,他的沉默反到成了护身符。
最后魏家所属的魏斯理(海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主公司的企业族群中,魏文军本人控股100%,股权高度集中到大多数成员企业都是他控股或者担当法人,决策链条短的堪比“秒回微信”。

这种“一言堂”模式放到其他企业势必崩盘,但在魏家却成了效率引擎。
即使有食品产业分析师认为魏家主业不强、副业太多,但那又怎样,魏家从凉皮摊到魏家帝国,不过20年发展了400多家店,不仅主业不倒,副业还到处开花,当真是“你笑魏家副业多,魏家笑你赚得少”。
总之魏家模式本质就是一场汇集“天时地利人和”的任性,这种模式和好的恋爱一样,人人都想复制,但终究还是别人的最好磕。
更新时间:2025-11-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